【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在中国第二次管制稀土制品出口的背景下,美国“News week”、欧洲“Bulgarian Military”、俄罗斯“Top War”网站,集体报道了“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将对美国六代机造成严重影响”的消息,殊为罕见。
▲欧洲“Bulgarian Military”网站的评价倒是很直接
“News week”网站援引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教授布雷迪的说法,称“航空发动机需要镝来确保磁石在高温下稳定工作,钇是涡轮叶片耐热涂层、高频雷达和精密激光系统必需的物质,而它们都在这次的管制名单上”。“Bulgarian Military”网站用“手忙脚乱”,来形容现在面对管制措施的美国航空工业,并提到“钕对高精度驱动电机至关重要,钆则提高了雷达的技术性能,是相控阵雷达能远距离检测目标的关键”。倒是“Top War”网站的描述比较简单,给人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在歼-36领先的情况下,美国对F-47寄予厚望
怎么说呢,这次国内管制钐、镝、钇等稀土制品出口,因为时间太短,只能从理论上分析影响。而在2023年12月就落地的镓、锗等稀土制品管制,是真能看出一些东西的。美国海军曾在2022年,授予雷神公司一份价值30亿美元的合同,以生产31台SPY-6舰载相控阵雷达。雷神公司当时信心满满地表示,已经开启全速率生产模式,保证每年交付两到三台,以满足新驱逐舰的需求。实际上到2025年4月,真正装到军舰上的SPY-6只有两台,并且其中一台还是搭载在“伯克III”首舰上的非量产型号。
▲搭载了SPY-6的“伯克III”首舰
与此同时,洛克希德·马丁在2014年就受命开始研发,号称对抗歼-20的TPY-4反隐身雷达,也是到今年初才交付第一台。而这两款设计先进、水平不俗的雷达,有一个共同点——都搭载了最新的氮化镓模块,恰好就在被制裁范围内。这次更大规模的稀土管制开始后,不仅上述几个项目会再次被波及,之前就因为TR-3模块更新,而中断交付达7个月的F-35项目,恐怕也会受到影响。F-47作为尚在研发中的六代机,其实还谈不上受直接影响,但要是等到量产时管制还存在,那肯定就麻烦了。
▲F-35的生产免不了将受影响
在2023年12月出台的管制措施中,镓、锗制品吸引了大部分目光,以至于另一条“对稀土生产技术,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精加工技术”进行管制,被很多人忽视了。事实上,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规模不俗的稀土矿产资源,甚至是相应的稀土加工厂——加州著名的芒廷帕斯稀土矿,曾经是全球稀土产业的龙头,2016年还对中国出口了约5万吨稀土初炼物。盛和资源在2017年联手两家美国公司,买下了芒廷帕斯稀土矿,一度计划扩大生产规模。
▲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此前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稀土
澳大利亚的Mount Weld稀土矿,和Lynas稀土加工厂也小有名气。因此,从2024年开始,美澳就试图联手解决稀土供应问题,但早年“重视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远战略收益”的做法,使得效果微乎其微。用“Bulgarian Military”网站的说法,就是“至少需要数年时间,而美国政府在提供了1.2亿美元资金后,却认为这是几个月就能解决的问题”。迫于无奈,美国企业开始尝试从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稀土,但现阶段“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澳大利亚的稀土产业也颇具规模
从早些年外界一直期待国内管制稀土出口,到前年正式落地,再到现在加码,中国稀土产业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石。而在美国整个军工产业都被波及的情况下,F-47未来量产势必会受到影响,但“真正受影响”的前提,是F-47能走到量产那一步——波音也不是省油的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