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太阳历将1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1/4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但是,1年相差1/4天不觉得,但经过4年就相差1天;经过730年,历法上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推进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颠倒过来。再过730年,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又译朱利乌斯·恺撒)决定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历法。恺撒主持编制的历法,被后人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法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1/4天的误差,做了这样的调整: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单月每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他双月每月30天。

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1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为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两个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就基本相同了。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

到了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500多年前基督教传说的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拉丁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儒略历虽然比埃及的太阳历进了一步,但在回归年仍有11分14秒的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1天。

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的耶稣复活节,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在哪一天“复活”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做进一步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