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女孩声称是中国后裔,DNA鉴定让人震惊,最终成为祖先一样的人

2004年,一封肯尼亚女孩的信,让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人感到十分震惊。

女孩说她是中国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渴望去中国寻根。

事情发酵后,顿时引起轩然大波,无数人对其质疑认为其图谋不轨。

可随着专家深入调查,却让人感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DNA鉴定,更是让所有人震惊不已。

女孩很快得到中国的接济,在中国的帮助下,她成为了和祖先一样的人。

女孩渴望去往中国,写信称自己是中国后裔

沙里夫是一个肯尼亚蒙巴萨省帕泰岛的一个肯尼亚女孩,在她年幼时,父亲私自将家里所有钱都给带走了,只留下他们兄弟姐妹六人与母亲相依为命。

虽然说经济压力十分巨大,但沙里夫母亲却知道,如果孩子没有书读,那么将来她们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

所以在1999年,沙里夫小学毕业以后,沙里夫的母亲并没有让沙里夫去辍学打工,而是继续努力赚钱,供她去读职业技校。

沙里夫因为长辈们总是讲述肯尼亚与中国水手的渊源,所以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有着浓烈的兴趣。

可惜的是,技校当中并没有关于中国的书籍,只有一些英文书与斯瓦西里文书。

所以她只能到处想办法找学习汉语的书,去用自己一切办法学习汉语。那时候的她,怀里总是抱着一本英文版的汉语学习资料研读。

2001年,沙里夫靠着自己在学校里勤工俭学的钱,去到了肯尼亚的大城市,蒙巴萨。她觉得在这个大城市当中,也许会有中国人。事情也正如她所料,她在这里见到了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老板名叫赵汉青,在得知她悲惨的过去,对于中国的喜爱以后,不仅给她吃饭免单,还免费教她汉语,出钱供她上高中。

沙里夫见到如此善良的中国人,也对中国的好感更深。同样她也不希望辜负了老板的期望,在学校里面加倍学习,每年都是学校里的优秀学子。

但沙里夫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去中国看看,领略一番中国的文化,去中国读书学习。对于她的这个想法,很多肯尼亚的女孩是无法理解的。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她们认为女孩就应该在家做饭纺织衣服,那些读书学习的事情,根本就不应该是女孩做的。

但好在,所有人都不支持沙里夫的时候,她最敬爱的母亲依旧义无反顾地支持她。在母亲的鼓励下,她最终决定,在2004年,将他们家族尘封的秘密写一封信,给大使馆。

而当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收到沙里夫的信以后,却被这一封信给震惊了。因为沙里夫竟然在里面写道,自己是中国的后裔!

肯尼亚与中国的渊源,沙里夫是郑和船员的后代

600多年以前,中国的一支船队在海上遭遇了海难,最终被迫在肯尼亚的帕泰岛登陆。当时的帕泰岛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村民们见到有人来到他们的地方,以为他们是别的部落派来攻打他们的,所以对这些中国船员们十分不友好。

但船员们对此也十分理解,毕竟是他们不请自来,叨扰了这些村民的生活。所以他们并没有打扰这些村民们的生活,还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帮助,甚至在村子出现蟒蛇危机的时候,依靠先进的铁器,主动帮村民们对抗蟒蛇。

在船员们杀死蟒蛇以后,这些村民们便将船员们当做了最信任的朋友。船员们看到这里的居民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方式,都十分原始。于是便将他们所掌握的简单技艺,教给了这些村民们。

他们告诉村民们如何耕田织布、如何制作陶器、怎么样去制作武器打猎捕鱼。久而久之,这些船员就在当地定居了下来。

当然这些船员们,最渴望的,还是能够回到大洋彼岸的家乡。只可惜,他们的司南已经丢失,船只也已经毁坏,而当地又没有制作船只的能力。所以他们只能在这一座小岛上,怀念曾经的过往。

时间很快流逝,转眼冬去春来,他们也在当地有了喜欢的女子,并与其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他们也将中国的故事,告诉他们的妻儿,然后让自己的后代,将自己葬在海边,让自己能够找到家的方向。

而沙里夫的母亲,正是那些船员们的后代之一。如今600多年过去,船员们早已逝去,但他们的故事,却依旧在沙里夫母亲祖先们的口口相传下,延续至今。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郭崇立在沙里夫家里,听到沙里夫母亲讲述这个故事以后,也是感到不可思议。他在肯尼亚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里竟然有中国的后裔。

讲述了故事以后,沙里夫的母亲,还拿出来了一个600多年前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的底部,正写着“大明宣德”的字样。而这也让郭崇立,对于这个故事更加确信了几分。

并且郭崇立也了解到,帕泰岛与肯尼亚其他地方似乎也不一样,同样是部落文明,但是帕泰岛的居民似乎很早之前就已经学会了陶瓷技术,并且制造方法与中国十分相似。也许这个600多年前的故事,就是答案。

在肯尼亚有中国船员后裔的消息传出以后,不断有考察队来到当地,他们专门对陶瓷制作进行了考究,发现果然如同沙里夫的母亲所说一样,技艺来自于中国明代。同时他们还专门派遣船队,去往了当初沉船的海域进行打捞,在海底发现了大量的明代器物。这一系列的事情,无不证明沙里夫母亲所说非虚。

但也有人对于沙里夫一家的话表示怀疑,有人认为当初船员很可能就是在当地居住了一段时间,然后教给这些村民一些技艺,就走了。并没有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

而面对这个疑问,沙里夫与沙里夫的母亲却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去进行DNA鉴定。2004年的时候,沙里夫的母亲,曾鉴定出DNA中含有中国人的基因。

公费中国留学,成为医生拯救肯尼亚人

2005年,郭崇立将沙里夫渴望去中国留学的愿望,告知给了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很快就同意了沙里夫的申请,批准她来中国留学。

2005年7月,沙里夫终于来到了这片她梦寐以求的大陆,她去往了上海,踏足先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她去了北京,在《郑和下西洋》首映中,她用中文与中国人打招呼。她还去了南京,与副市长徐慧玲热情相拥,并得到了徐慧玲赠送她的丝巾。

9月份,她正式进入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在这里学习中医文化。对此她是这样认为的,自己的祖先曾拯救了整个村子的人,那么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去救助更多肯尼亚人,去给那些没钱看病的肯尼亚人看病

于是就这样,在南京医科大学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学生,她没有中国人的相貌,但是却有着中国魂。而她也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郑华。

因为汉语不熟练,所以沙里夫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中文学会,通过了汉语能力考试,而知道此时,她才正式接触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中国人都很少有学会的,就更别说沙里夫自幼不在中国长大了。为了学好中医,沙里夫自制了很多的中医名词卡片,每当自己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她就将这些卡片拿出来翻看,背诵,即使是周末休息,她都从未放松过学习。

也就是依靠沙里夫不懈的努力,让她在短短五年时间,就成功本硕连读并顺利拿到毕业证。而且还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沙里夫知道,在肯尼亚这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地方,生孩子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人学习妇产科医学知识。所以她便主动选择了妇产科,希望未来能够帮助那些因为生孩子而陷入危险的肯尼亚女人们。

在沙里夫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以后,她终于是依依不舍地从中国离开,回到了肯尼亚。她在离开时说道,希望自己的医学知识,能够让她帮助更多的肯尼亚同胞,同样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着中国的传统医学,与肯尼亚的医生有十分友好的交流。

回到肯尼亚以后,沙里夫从未遗忘这一段誓言,在当地很快就成为了有名的神医,救助了无数肯尼亚人的生命。

并且除了坐镇以外,沙里夫还总是会去往那些偏远落后的村落,给那些没钱治病的人进行义诊。而她在治病的同时,也会给肯尼亚人宣传中国的文化,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是一个善良友好的国家。#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