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以封建时代大宅门中的人物纠葛为主要内容的宅斗剧,近年来总能不定时给观众带来一些惊喜。甚至说,众多的影视内容创作者,仍在对关联赛道如何求新求变做着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在播剧《春来定风波》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朱门暗战风云起,血染罗裙笑藏针。古装爱情剧《春来定风波》由广仁文化携手腾讯视频共同出品,王怡卿执导,徐海乔、海陆、安悦溪领衔主演。在临近收官之际,德塔文采访到了《春来定风波》的导演及总制片人王怡卿,共同畅聊创作这样一部快节奏古装家庭剧的独家心得,以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打造出符合观众期待的“以小博大”剧集,究竟需要破解哪些创作密码?
群像突围:注重人物“灰度感”呈现
低成本分账剧《春来定风波》开播以来,德塔文日景气指数稳步上升,在被多部S级剧集夹击的情况下,自身市场热度仍能持续发酵。播出首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21217。全网热搜42个,抖音10万赞视频13个。


据观察,《春来定风波》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让“群像”和“宅斗”这样的王牌组合生效。用导演及总制片人王怡卿的话来形容,整部剧比较注重群像式人物的“灰度感”表达。编剧以阴谋丛生的陆氏家族为核心,为大家讲述了关乎爱与救赎的宅院风云故事。
其中,隐忍将军陆景明与墨门医女沈江离,是经历了家族联姻结为夫妻,却因战事被迫分离、产生误会纠葛,后又破镜重圆的“双强夫妇”。从“交易盟友”到逐渐解开误会,两人在这场朱门博弈中,默契形成“明撕暗保”的互补模式。

该剧以复杂的人物关系网驱动剧情发展:在女性角色层面,既涉及妯娌间的暗战:大少妃王丹凌因嫉妒多次陷害二少妃沈江离;也呈现同父异母姐妹的恩怨纠葛:沈江离与沈奇兰表面反目,实则因家族利益争夺相互制衡;更有婆媳矛盾中的权力博弈:陆府主母淑夫人作为封建权威的具象化,不仅故意刁难二儿媳妇沈江离,还总是轻信大儿媳妇王丹凌的挑拨,而沈奇兰则暗中援手被欺压的二少妃沈江离。

男性角色方面,陆家三兄弟的权谋博弈同样激烈:二少主陆景明与嫡长子陆景修因世子位争夺敌对,却与三弟陆景行结成利益同盟。情感副线与权谋线交织并行,如定风阁师兄楚子墨对沈江离暗生情愫,却以复仇为由助其布局。
可以说,基于“外战内斗”的双线叙事,该剧涵盖了由夫妻、兄弟、妯娌和主仆等组成的多重维度人物关系网。“每个登场人物的成长线路随着故事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既有来处也有归处。每个人从选择到蜕变的过程也都源于自我而非作品本身,没有服务主角的工具人。”王怡卿表示。
全员恶媳爽斗的群像故事带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新鲜感,这同样得益于主创团队对演员选角的精准把控。面对一些网友的“中年古偶”的戏称,王怡卿笑着回应:“锦鲤夫妇的情感线设计,需要既有生活沉淀又能细腻表达的演员来驾驭——毕竟他们已是育有子女的父母,成熟的演绎更能引发观众共鸣。而像三弟夫妇陆景行与夏侯瑶这类角色,则侧重选择形象气质与角色高度契合的青年演员,以贴合人物状态。”

据了解,在塑造角色过程中,主创演员们根据具体人物设定,拍摄现场会有一些精彩的“二次创作”。举例陆景明饭桌上花式吃醋名场面,从提醒情敌这里是自己的府邸,到给对方倒酒展现陆府男主人的大度,再到彻底被无视后会独自生闷气,徐海乔通过通过克制的微表情和"端着"的肢体设计,将二少主碍于自己的身份不能表现出来、却又实实在在闹情绪了的落地人物状态,有效传递给了屏幕前的追剧观众。
以上,结合《春来定风波》的近期观众印象——群像丰富占比21%,接地气占比17%,下饭剧和家庭关系占比14%可知,反模式人物设定的“宅斗+权谋”群像故事,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不错印象。

“不一样”的古装媳妇剧:拿捏家庭关系,探讨生存智慧
仔细看剧会发现,《春来定风波》是以沈府嫡女沈江离的命运起伏为叙事主线。为救爱子沈焱焱,沈江离忍辱负重重返州主府,就此展开一场没有战场厮杀、却步步见血的家族内斗。
对比市面上正流行的宅斗热剧,王怡卿认为,《春来定风波》受到项目制作体量的影响,从内容表达上来看,将复仇元素放到了次要位置,更加注重家庭关系的分寸感呈现,更想探讨女性(尤其是中女、熟女)居于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中是如何生存的。

“就像和平台方开会时,双方高度一致认可平台方给予我们项目的定调是‘古装媳妇剧’。这个和《春来定风波》开播海报上的slogan‘深宅掩爱恨,贵媳定风波’,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怡卿补充道。
根据《春来定风波》的快手视频发布数量来看,凭借家庭、婆媳和带球跑等内容元素,该剧在下沉市场收获了比较高的传播声量,深究背后原因,恰是其在当前关联赛道上的“与众不同”促成的。

展开讲,传统古装剧中的女性角色多困于“情感依附—宫斗上位”的逻辑闭环,《春来定风波》却以封建枷锁下女性觉醒为主题,塑造了充满故事感的鲜活女性群像。
例如同父异母的“姐妹花”沈江离与沈奇兰,姐姐沈江离天性纯善但命途多舛——先是婚后遭人陷害,被禁足于祖陵;后是分娩时虽获人搭救,万万没想到孩子患上了顽疾,唯一的救命良药掌握在婆家手中。为了保住爱子性命,沈江离选择只身回到陆府,智斗昔日仇敌。
妹妹沈奇兰,尽管以“东州小白花”形象登场,经历家族阴谋与婚姻困境后,逐渐暴露出对权力地位的渴望。为维护生母利益,与沈江离从互助转向对立,是整部剧后半程的重要反派。

从剧情发展来看,两个人形成了一种对照关系。包括王丹凌心狠手辣和心机的背后,是对家族地位不保的恐惧;吃瓜群众&最强话搭子属性的夏侯瑶,频繁介入陆家的嫡庶之争……剧中人物的碰撞和关系的走向,成为叙事动力来源的同时,也促进名场面的诞生。”
另外,《春来定风波》超越非黑即白的叙事窠臼,借由一众主角们的伤痕与血泪经历,为观众展现了“她力量”的强大现实感召力。

不管是沈江离用白磷自燃原理揭穿符纸骗局,以醋油密度差异化解“油锅验邪”陷阱;还是陆卿卿对楚子墨一见钟情,大胆示爱;抑或是楚娅追求的是征战沙场,驰骋天下等,《春来定风波》凸显的向上向善女性力量,使屏幕前的每个现代女性,从中既照见了自己,又治愈了自己。
总而言之,“好看”“上头”“过瘾”“下饭剧”“电子榨菜”“双强合作赢麻了”等正向舆情热词的出现,说明《春来定风波》顺应市场潮流的差异化打法,确实为作品赢得了一定关注度。

以小博大,广仁文化的“尽善尽美”
播出期间,《春来定风波》的追剧观众,24-30岁熟龄观众和31-40岁中年女性观众占比较大。涉及地域分布,在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收获较高偏好度,经济发达城市和下沉市场均有粉丝“入场”。


《春来定风波》不是一部套路化爽剧,与其说它削弱了宅斗题材惯有的复仇与对抗,不如说加重描摹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与和解,所以对于有一定生活阅历的24-40岁年龄段观众来说,吸引力更大。
再者国内宅斗剧流行以来,经济发达城市受众就是追剧主力军。《春来定风波》巧妙融入传统中医元素,也是吸引一线城市观众的关键。而该剧又进行了一次短剧思维做长剧的尝试,加之还包含了带球跑、先婚后爱等颇有记忆点的内容元素,能够顺利渗透至下沉市场,倒也不足为奇。
互联网评价焦点显示,涉及剧情与叙事分析层面的关键词囊括高能反转、家庭关系、宅斗;涉及情感与共鸣层面的关键词囊括解压爽感、情感张力、下饭剧……亦是对该剧赢得部分观众青睐的强有力证明。

众所周知,就视频网站而言,其业务主要分为版权剧、自制剧、分账剧三大板块。截至发稿时,《春来定风波》累计分账金额突破1000万,此次以小博大的尝试,验证了低成本精品化策略的有效性。

该剧导演兼总制片人王怡卿表示:“除了想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做些贡献,拿到项目之后,整个团队重点想到的是低成本分账剧如何‘尽善尽美’的问题。所以才有了追求影像质感的同时,把叙事锚点放在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与和解呈现上,我们就是要做不一样的‘古装媳妇剧’;才有了快节奏铺展故事情节的同时,注重人物立体度和成长线以及落地感的把握,注重对人性和人生的挖掘;才有了演员们的兢兢业业,拍摄时候为了丰满人物,多了不少贴合角色的‘二次创作’等一系列后续操作。”

如今,影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近年来微短剧的崛起,对长剧市场的冲击有目共睹。谈及广仁文化的未来布局,王怡卿坦言:“项目体量并非首要考量,多线叙事的女性群像剧是我们重点探索的方向之一。这一选择部分源于网友对《春来定风波》的评价——在一部作品里看到了正剧、网剧和短剧的三重感觉。受到诸如此类的启发,接下来的项目制作,将注意把饱满的内容、真实的人物关系和快节奏的讲故事方式,三者的叠加作用尽量放大化,从而达成长剧升级的最终效果。”
采访临近尾声,王怡卿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价值,对参与《春来定风波》项目制作的幕后主创、演员及平台方表达了诚挚感谢:“正是因为各位给予的尽心尽力帮助,才能圆满完成这一切。缺少了其中任意一环,就不会有《春来定风波》的现在。”
在注意力碎片化时代,为降低观众耐心缺失对长剧的冲击,古偶主创团队多选择通过快节奏叙事制造“爽感”,《春来定风波》亦深谙此道。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控制预算的《春来定风波》螺蛳壳里做道场,依托落地的群像塑造,个体独立、自我觉醒的“人本位”表达,海内外上线后赢得了超出预期的关注度,是为其他低成本剧目学习借鉴和思考的样本。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