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17日早上,江苏省梨园乡(现为宿豫区梨园),伪乡长王子亭刚上班,正趁着凉爽,慢悠悠的享受一顿丰盛早茶。正在这时,忽然一个人慌慌张张闯进来。
“乡长乡长,这次我和郝三儿后半夜就开始蹲点,终于在大庄村,抓了一个共党。这次肯定真真的,他八成是个侦察员,你快去看看!”
王子亭听了,一边往外走一边训斥道:“都放机灵点,别整天抓些假的,害老子又浪费时间又挨骂-----”
远远地,王子亭便瞧见,乡公所的骑楼柱子上,正绑着一个光膀子大汉。
他见状便大摇大摆的走过去,被绑的人听到有人来,便抬起了头。没想到四目相对间,他心里却咯噔一下:这个共党,是真的!
抓到了真的,这可怎么办?王子亭心里快速的思索起办法。
当上卧底伪乡长
之所以抓到真的,王子亭便如此紧张,都是因为,他这个伪乡长,其实是假的!
1938年5月,在台儿庄战役后,日军第十二军二十一师团占领了徐州。之后,很快又将魔爪,伸向了苏北腹地,11月,宿迁等地也相继沦陷。
日军在沦陷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打击游击队和各种抗日活动,又施行起“保甲制度”、“囚笼政策”,频繁进行残酷的扫荡。
在白骨露野的血腥灾难中,抗日救亡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淮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相继创建起来。
那是1939年8月的一天,当时王子亭还在家里种地,八路军经过他们村子,他便和村上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参加了八路军。
武艺超群人又机灵,参军一年多,他就被调到了侦察岗位上,还当上了当地农民协会的会长,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1941年的一天,上级突然找他谈话,告诉他说;“日军要在梨园修建据点建立伪政权了,还要设一个梨园伪军大队,你-------去当这个梨园乡长吧!”
“什么?让我去当汉奸?我不去!”
王子亭乍一听,便是抵触的连连摇头,便是去演,他也很不情愿。但是上级却说:“你有没有想过,打进敌人内部,能为组织收集多少情报?又能营救多少同志?虽然名誉上受些委屈,但收获却是巨大的------”
王子亭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去当这个伪乡长。
当然,日军的伪乡长,也不是游击队能指定的,这个还要王子亭自己想办法。于是,王子亭备上礼物四处打点,再加上他本身就在当地有些威望,竟然顺利的当上了这个伪乡长。
王子亭明白,干这个卧底伪乡长,要想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保住命,首要的便是赢取日军的信任。于是自从他上任以后,便非常忙碌,忙着到处抢粮、抢钱,抓共党,但忙碌一通,收效却不怎么样。
但这个他也真没办法,第一他不可能真抓同志,所以手下立功心切抓错了人,他有时也只能将错就错。像钱、粮这些重要物资,他也断然不能让鬼子得手,因此不是收到半道被游击队袭击,便是去晚一步东西没了。事情要做到什么地步,全看他怎么传递情报里外配合。这两年,他不但传递出许多有用情报,隐藏物资给游击队帮助,还悄悄组织营救行动,掩护救援过不少同志。
但再努力不出成绩,也是难免被怀疑的。为了保住这个位置和性命,王子亭也和游击队配合,立了一些小功。但因为这些立功事件,总是功败垂成,最近王子亭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边,有不少鬼子的眼睛,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已经被怀疑了,如果再行差踏错,恐怕就要小命不保了。
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又接到一个烫手山芋,手下真把共党给抓来了!这个被绑在骑楼柱子上的,是地下交通员韩侍臣,两人以前还接过头传过信,还一起在太山一带打过游击呢,绝对错不了!
两人四目相对,电光石火间,已是彼此会意-------
妙计演戏救同志
看到王子亭过来,负责看守的刘家才,只唯恐遗漏了他的功绩,赶紧上前叽里咕噜的交待起来。
“王乡长,这回我们肯定没有抓错。这家伙半道上遇见我们,就像见鬼了似的转身就跑,怎么喊他都不停步。若不是身份可疑,他紧张什么?”
王子亭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观察韩侍臣。看他满身泥土衣衫破烂,料想是挣扎剧烈。他最担心的,是作为交通员,此刻韩侍臣的身上,还有没有情报在?若情报还在,搜出来就麻烦了!
王子亭上前,在韩侍臣的身上胡乱拍了几下,而后故作惊诧的问道:“咦,这不是大庄村的王东林吗?上一次你跑是因为兄弟打架,这一次,又是因为什么?”
王子亭拍这几下,在外人看来像是搜身,其实他是想确定一下,韩侍臣有没有情报在身上。确定了没有,他也就大胆多了。
韩侍臣作为交通员夜半出门,肯定是带了情报的,这就是他看到两个伪军拼命跑的原因。情报,已经被他跑快一步,扔进河里融化了。
作为隐蔽战线的同志,都是一个比一个机灵,韩侍臣听王子亭一开口,立刻便会意,进入角色即兴的便表演起来。
只见他眉头一皱,两眼便硬生生挤出了泪花,无比悲愤地说道:“这也不能怪我,爹娘偏心,从小这个哥哥就欺负我。分家的时候,他分了好地好房,如今还不依,要牵走我的大黄牛啊,我不肯他还打我,呜呜------”
韩侍臣越说越伤心,鼻涕眼泪齐飞,再加上衣衫破烂满脸泥灰,那样子,真是又滑稽又窝囊。
王子亭听着听着,便踢了他一脚,满脸嫌弃地说:“就你?他们说你是共党,共产党要你这种蠢货?连话你都说不利索,跑都跑不明白。”
众人见此,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但韩侍臣一听,便知问题所在。
他立刻便说道:“不是我要跑,他们腰间都别着枪,黑灯瞎火又没个人,这谁见了不怕啊!”
原来,转身就跑是因为害怕呀。王子亭冷冷扫视了一圈,骂了一句:“还不快滚,害得老子差点又被太君骂!”
就这样,韩侍臣当场便被松绑放走了。
王子亭唱这么一出戏,不但巧妙的解救了同志,也很好的保护了自己。
此后,王子亭在梨园乡又干了几年伪乡长,为抗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抗战结束后,这一段经历,反而让他受尽委屈,“伪乡长”、“汉奸”等标签,曾让他长期遭受指责,生活特别艰难。
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当年的一脚之恩,韩侍臣一生铭记于心。1994年,白发苍苍的他走上了宿迁市的电视台,向人们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让一位隐蔽战线上的英雄,走进了千万人心中-----
作者微信公众号:稗官论史,欢迎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