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如山

■奉云鹤

2024年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仪式结束后,许多人来到陵园祭奠烈士。烈士墓和烈士英名墙前摆满了鲜花和水果。

陵园门口的登记表每天要写满上百页,“居住地”一栏写着广西、海南、新疆、内蒙古……陵园工作人员说,烈士遗骸归国后,到访陵园的每天约有2000人,天南地北的人们不远千里来到陵园,表达哀思和崇敬。

冬日的沈阳,寒风刺骨,却吹不散人们心中对志愿军烈士的炽热敬意。人们难以忘记那些埋骨异国他乡的烈士,难以忘记安息在陵园里的英魂。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现年90岁的金东辉身穿旧式军装,步履蹒跚地走过一个个墓碑,为远道而来的人们讲述战友的故事。1950年10月,金东辉随部队入朝作战,回国后一直在沈阳市工作。1994年退休后,他义务宣讲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已坚持了整整30年。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由于无法长时间乘车和步行,金东辉就委托子女把家搬到陵园附近。他甚至在家里摆放了一些战友的照片,建起小展馆,给众多慕名而来的人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2014年,得知第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回国,金东辉激动不已。那天,他早早等候在陵园门口。当车辆缓缓驶入陵园时,金东辉抬起手臂,庄重敬军礼。只是他的军礼已不再标准,无名指弯曲着,无法和其他手指并拢。那是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的创伤。

金东辉原是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第347团政治部联络员。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第116师作为突破任务部队,突破临津江。随后,我志愿军夺取了釜谷里,切断敌军南逃的通道。敌人的枪炮疯狂射击,驻守在那里的志愿军官兵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残酷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生命,最后只剩下7人。

当金东辉随第二梯队前来支援时,只见7人满脸尘土和硝烟,身上的棉衣棉花外露,伤口还在流血。山上,遍地的炮弹坑里躺着数十名牺牲的战友,周围的雪被鲜血染成了黑红色。那是令金东辉永远难以忘却的一幕。

从2014年第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到2024年的第十一批,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金东辉都要坚持去陵园,迎接战友回家。他说:“当年去战场时我是个孤儿,没想活着回来。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好多还没有回来。”

作为鸣枪礼兵,此前已参加过10次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的战士徐战,因在退伍前再一次执行仪式任务而倍感光荣。仪式结束后第二天,他便背起背囊走出了军营。他没有直接去车站,而是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再看一看安息在这里的先烈们。胸前“光荣退伍”的绶带随风飘扬,徐战走到烈士纪念碑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一次次庄严肃穆的仪式,如静水深流,悄然涤荡着徐战的心灵,给他无声而深沉的精神洗礼。鸣枪训练虽动作单一,但徐战和战友们却训练了上千遍,只为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烈士回家。他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饱含着对志愿军烈士深深的敬意。

徐战讲了一件令他至今难忘的故事。2019年,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结束后,一位身穿旧式军装的老人走到徐战和战友们跟前,和他们一一握手言谢。老人说道:“感谢你们把我哥哥接回来,让我们在阔别数十年后终于‘团聚’了。”老人说,他的哥哥是第一批归国的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之一。随后,老人又讲起他们一家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徐战不知道那位老人的名字,但寻找那位老人并不是一件难事,简单到令人内心沉重。

第一批归国的437位烈士中,已公布确认身份的只有6人;至今迎回的11批共981位烈士中,也只有20位志愿军烈士的身份得到确认。

那位老人叫陈虎山,他的哥哥叫陈曾吉。他们既是兄弟,也是战友。抗美援朝期间,陈家共有7人参战,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陈虎山就是其中一个。陈曾吉的五叔陈风万,在战场上看到了陈曾吉的遗体。那一刻,他悲痛万分,流着泪掩埋心爱的侄子后,带着一腔怒火又投入战斗中。

后来,陈风万负伤回国。他带着侄子陈曾吉英勇战斗的故事回到家里,自此陈家开始了数十年的追思和悼念。分别的剜心之痛,久久横亘在陈家人的心间,思念与悲痛化作一滴滴滚烫的泪水。

陈虎山能够和哥哥“团聚”,得益于2015年国家启动的“忠骨计划”,其中有专门的DNA鉴定团队执行烈士身份鉴定和亲属“认亲”任务。对烈士遗骸进行身份鉴定比对,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时间久远、资料缺乏、亲缘关系较远等,都是鉴定比对工作中遇到的障碍。

尽管困难重重,但国家和社会都为此倾注大量心血,只为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早日与亲属“相认”。鉴定团队的专家们常说:“没有高度的热情,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做不好这件事的。我们这些付出,跟烈士的牺牲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被送到了陈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就在此前1个月,陈虎山与世长辞。老人曾说,这辈子找到了哥哥,便不再有遗憾。

有多少人在等待家人的回归,又有多少人一辈子也没有等到那一天。

今年1月,李延学烈士的弟弟李延贵盼了70多年,终于等到哥哥“回家”。李延学自1948年入伍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他前期一直与家中有书信往来,还曾给家人邮寄过自己身穿军装的照片。1953年的一天,家人没有等来李延学的书信,却收到他牺牲的消息。李延学牺牲时,距离《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仅有10多天。也许正因为如此,家人更感到痛心。每逢过年过节、万家欢聚之时,李延学的母亲就抚摸着儿子的照片,掩面而泣。

每当那些无名英魂和名字重逢,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本本尘封许久的书,字里行间传递着英雄的精神和绵延的思念。每一个归来的烈士遗骸棺椁上,都平整地盖着五星红旗,像祖国母亲紧紧地拥抱离家数十年后归来的优秀儿女。

离家犹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躯。有许多网友利用AI技术,把烈士的黑白照片变成彩色动图。看到烈士们更加生动鲜活的图像,想到他们为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曾经冒死奔跑在枪林弹雨中的身影,不禁让人心如刀绞。

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前后几天,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热线电话几乎没有断过。许多烈属打电话询问,这一批有没有他们的家人。即便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们当中很多人也会从全国各地专程来到沈阳,迎接烈士遗骸回国。一位烈属说:“我可能这辈子都等不到爸爸回来,但我还是会来迎接烈士回家,因为他们都是爸爸的战友。”

“爸,爸爸……”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烈士英名墙前,一遍遍喊着。那一刻,他们更像一个孩子。幼年失去父亲的他们,一生都很少喊过这个称谓。对他们来说,陵园就是情感寄托,只有站在那里,他们才可以跨越时空,和亲人“面对面”对话。

烈士英名墙前,无数人驻足凝思,有的声泪俱下,有的磕头跪拜。那一个个名字背后,浓缩着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忆深深,思拳拳,难忘故人容颜;情切切,语千千,诉说此生牵挂。

烈士英名墙前矗立着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山形雕塑,山脉连绵的造型取自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雕塑周围的地板用黄锈石铺成,黄色代表黄土地,水波纹象征祖国的江河湖海。

英烈们,山河会记住你们依然年轻的模样,山河会守护着你们浩气壮烈的忠魂!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感人瞬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