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真是愈演愈烈了。巴基斯坦一名高层放出消息,称已经掌握“可靠情报”,印度将在24到36小时内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行动。

据美媒报道,该消息来自巴方的信息技术和电信部长塔拉,他在社交平台公布了消息,但没有说明消息的来源。

在巴基斯坦公布消息的同一天,印度总理莫迪的一系列举动,似乎在侧面证明了该部长所说的可能就是真的。

评论员:印度可能闪击巴基斯坦

据《印度时报》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莫迪在当天与多位军方高层举行了闭门会议,并授予军方“完全的行动自由”。换句话说,就是将如何应对巴基斯坦的权力,交给了军方。

所以,这时候综合巴基斯坦高层公开透露的消息,很难不让人觉得,印度在未来的36小时里,真要闹出“大事”了。

然而,纵观印巴这次冲突的发展脉络,再看看印度如此强硬的态度,其实能发现很多地方有些蹊跷。

这次冲突起源于4月22日的枪击案,当时印度宣称,袭击印度游客的组织受到巴基斯坦的支持,并迅速抓了几个嫌疑人,说有巴基斯坦公民。可这全是印度的一面之词,巴方对此强烈抗议。

评论员:印度可能闪击巴基斯坦

印度却一点都不听,接下来几天,双方不断发生交火。印度还首次暂停了《印度河河水条约》,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不久又出乎意料地突然开闸,造成人为的洪水。

综合一看,似乎印度一直在选择“过激”的操作,不顾巴基斯坦的声辩和警告。然而,最有可能来搅局的欧美,这次对印度的态度都很冷漠,国际舆论对印度十分不利,那么即便印度盼着出大事,印度又能从中捞到多少好处呢?

这就不得不回顾莫迪的政策和当下印度的困境了。

第一,莫迪对待巴基斯坦一直很强硬,表现在克什米尔地区就更是如此了。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不和除了领土纠纷,便是意识形态上有所不同。莫迪上台后大力推行印度教,这不可避免地会逐渐表现在对外政策上。

评论员:印度可能闪击巴基斯坦

再加上与巴基斯坦有领土纠纷,制造袭击事件的组织又被印度定为受到巴基斯坦的支持,那在国内舆论中自然会引发巨大反响,使得当前印度不得不采取措施。

第二,印度近年来的经济表现不佳,又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让莫迪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莫迪想发展“印度制造”,进而为印度增加就业岗位,并拉动经济发展。但其强化本土产业的成果十分有限,其根源与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相关。

然而印度政府已经进行了大量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投资,就其成果看,这些投资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却没能如愿取得成效,经济未能快速发展。

接着印度又要面对来自美国关税的压力,美财长前些时喊话印度,称印度会成为签协议的首批国家之一。

评论员:印度可能闪击巴基斯坦

印度一方面不敢完全得罪美国,恐惧美国可能制裁印度,但对美国妥协的未来又很难预料。现在曝出克什米尔的冲突,反倒给了莫迪政府一个喘气的机会。

不过,这依然是一招险棋。在印度国内就矛盾重重,外界支持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与巴基斯坦发生实打实的冲突,升级成局部战争,印度也不一定能兜得住,倒是很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莫迪的处境。

无论如何,巴方都曝出猛料了,这次大考莫迪老仙能不能扛得住,就看未来36小时会咋样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