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在此关键时刻,美方不仅宣布冻结部分对华出口管制,还派出以波音等大企业高管为主的商务代表团来北京面谈。那么,美国此举释放了哪些信号?中美关系能否迎来实质性缓和?

回顾前两轮中美经贸谈判,从5月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休战,到6月伦敦会谈初步框定更大合作方向,双方确实取得了一些共识,比如在关税、稀土和技术出口限制方面都有“松动”的迹象。不过,过程并不轻松,美方一边谈判,一边继续对中国的高端科技产品卡脖子,特别是AI芯片和半导体设计工具的出口管制。而中国也毫不客气,亮出暂停稀土出口的反制牌,令全球市场一度紧张不已。

美国准备如何处理对华关系

正因如此,这第三轮谈判显得格外受关注。一方面,美方突然宣布“暂停”部分出口限制,另一方面,又派出由波音高管等美企代表组成的代表团访华,释放出了明显的信号,那就是为谈判和未来高层会晤创造“商业氛围”。

而美方突然“松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爆料,特朗普已经亲自下令商务部暂停一项对华关键芯片的新出口禁令,包括之前被列为“敏感货”的英伟达H20芯片。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避免谈判破裂,同时也给可能的中美元首会晤铺路。二是担心中国的反制太狠。从5月起,中国就暂停了对美的稀土出口,这一招威慑力十足,让美方彻底看清,不能再对中国一味施压,否则局势只会更僵。

美国准备如何处理对华关系

面对美方这波“策略性让步”,中方的回应既有诚意也不失原则。商务部和外交部都公开表示欢迎务实成果,但强调中方不会接受任何“无底线让步”。一句话,就是中方愿意与美国谈,但必须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前提上,中方绝不会做无原则的妥协。同时,中国还用一组亮眼数据展示了底气,出口顺差继续扩大,新增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不少外企甚至选择在当前背景下逆势加码投资中国。这一切都在对外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市场依旧有吸引力,我们有能力应对挑战。

事实上,本轮谈判的议题也比之前更复杂。除了继续谈关税、技术封锁和稀土问题外,还扩展到了能源进口,特别是中国从伊朗和俄罗斯的能源采购、TikTok在美运营合规、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等敏感领域。其中,稀土和芯片是双方博弈的重点。美方想要把90天的“休战协议”延长,并纳入更多关于技术和市场准入的条款,而中方则明确要求,市场开放必须是在知识产权受到尊重、竞争环境公平的前提下,不能搞双标套路。

从更大格局来看,这一轮博弈说明美中关系已进入“以市场换政治”的新时代。过去一年,美方仰仗技术封锁与关税打压横行霸道,而中国则以稳定高质量经济表现应对,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与稀土主导地位转化为谈判筹码。从中国暂停对美出口稀土,到美国冻结芯片出口禁令,再到特朗普政府派企业代表团访华,双方正试图通过市场联结和政策缓解方式重建信任。

美国准备如何处理对华关系

总之,中美第三轮谈判所折射的,不仅是两国政策的微妙调整,更是全球经济秩序新格局的实验场。美方以“冻结出口限制和派高层访京“双重策略试图修补谈判裂痕,中国则以“市场韧性和清晰原则”回应挑战。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谁能以更稳健的市场与制度输出赢得信任,谁就有望引领下一阶段合作走向。而此次谈判能否成为中美重归互利合作的新起点,还需进一步观察美方是否真正把“元首共识”落实到每一项可执行协议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