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评黄旭华逝世:坚守爱国奉献精神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2月6日在武汉因病去世,享年99岁。
黄旭华的一生,载满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奉献精神,令人感佩。67年前,他投身核潜艇研制,为国隐姓埋名30年。他生前在多个场合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他干的是惊天动地之事,做的是不图名利之人。
2016年12月20日,黄旭华在办公室内与同事交谈。图源:新华社
血与火的洗礼,锤炼出坚定心志。“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如果革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把血流光,我就一滴一滴地流光。”1950年4月,黄旭华入党转正,汇报思想时的这段话,成为他一生坚守的诺言。从1958年到1988年,他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核潜艇的研制之中,走过了长达三十年的“水下长征”。在东北零下30℃的板房里,黄旭华与同事们裹着棉被推导公式,“头拱地、脚朝天”,昼夜鏖战,在木板上画图纸,啃冻土豆当年夜饭。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亲,时隔30年的相见,95岁的母亲与花甲之年的儿子对视,无语凝噎。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一生,正是中国核潜人不懈奋斗的缩影,他们骑鲸蹈海,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至死不渝。2018年1月,黄旭华接受眼科手术。手术成功后,他说的第一句话还是报效祖国:“再也不用放大镜了,我还要为国家再工作20年!”2020年1月,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他说,核潜艇是全国2000多个科研院所、工厂和高校大协作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这笔钱应该回报社会。他把奖金捐赠给了科研、教育、科普事业。黄旭华还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旭华基金”,激励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祖国国防军工事业。据不完全统计,黄旭华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奖金约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给国家科研、教育及科普事业。
国家的分量,在一个人心中应该有多重?黄旭华用人生的“深潜”和无声的行动,给出了答案。从年轻时远离家乡、荒岛求索、深藏功名,到年过九旬仍奋斗不止、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把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为之奋斗了一生,活出了崇高价值。
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白发苍苍、笑声朗朗的老人了,但他的爱国志、报国情、强国梦,早已融进民族的血脉基因,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我们送别这位老人,向国之脊梁致敬,永续传递爱国与奉献的接力棒。
撰文 张全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