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血泪教训:不要跟任何人,包括你最亲的人,分享这三件事
5648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前阵子,一个同事在群里随口说了句“我妈住院了”,三天后,他升职名单被刷,理由是“家里事多,怕分心”。一句关心,成了别人手里的刀。
听完这事,后背发凉。原来最疼的坑,常是熟人挖的。
三件事,打死也别往外倒,哪怕对面是最亲的人。
第一,兜里的困难。
房租交不上、信用卡刷爆、家里欠债……说出来,换不来钱,只换来怜悯或炫耀。
有人听完转头就劝别人“离他远点,免得被借钱”。
困难像内裤,人人都有,不必逢人就掀。
第二,银行卡数字。
工资条、年终奖、副业收入,一晒就炸。
同岗不同薪,最容易点燃嫉妒。
去年隔壁组的小赵,拿完季度奖请全组喝奶茶,第二个月绩效被扣光,理由是“团队协作不佳”。
奶茶甜,人心酸。
第三,家里的裂缝。
夫妻吵架、孩子成绩、父母偏心,关起门来是烟火,打开门就是笑话。
表姐曾把婆婆的奇葩操作讲给闺蜜听,一周后,整个小区都在传“那家媳妇要离婚”。
裂缝被放大镜照,只会越撕越大。
有人要杠:那不就活成孤岛?
不是闭嘴,是挑码头。
真想倒垃圾,找三种人:
1. 不跟你有利益交集的老同学
2. 远在天边、一年聊两次的远方亲戚
3. 付费的心理咨询师
距离产生安全,付费换来闭嘴。
朋友圈也不是树洞。
随手一张住院手环、一张加班自拍,都可能被截屏存证。
发之前先问自己:三年后还想让谁看见?
答案多半是否定,那就别按发送。
最后留个小作业:
今晚睡前,翻翻近三个月的聊天记录,把带数字、带情绪、带家人名字的消息标星。
标完再想想,如果明天这些内容出现在公司群,你会怎样?
后背发凉就对了。
留言区说说,你因为“说太多”吃过什么暗亏?
一起攒点教训,省得下次再掉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