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经历7.9级大地震当晚,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并称“已开通所有可能的渠道接受国际援助”。
发生巨大灾情的国家对外求援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在缅甸却相对罕见。
3月28日,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在首都内比都的一家医院
自2021年2月缅甸军政府推翻民选政府以来,军政府严格限制国内与国外接触,多次关闭互联网并切断民众对社交媒体的访问,使缅甸常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与国外断联,国内也并非“世外桃源”。分散在缅甸各地的叛军组织多达20余个,军政府并不希望国际援助被叛军利用。在过去的灾难中,如2023年的热带气旋穆查和2008年的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军政府都限制国际援助流向被叛军控制的重灾区。
缅甸势力分布图
此次强烈地震过后,军政府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向外求援,说明灾情已超出其应对能力。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人数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我们需要并希望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缅甸军方发言人佐敏吞说,“我们将与他们合作,确保为受害者提供最好的照顾。”
但信息闭塞又局势不稳的缅甸,其实很难顺利接受国际援助。
地震发生后不久,军政府难以维持必要的网络运行,甚至其控制的几个官方网站都无法被访问。援助组织表示,由于电力和通讯线路中断,很难评估许多地区遭受破坏的程度。
国际特赦组织缅甸研究员乔·弗里曼说,在叛军与军政府交战的地区,互联网尤其不稳定。他认为,军政府对互联网的管控肯定会影响国内外了解受灾程度。
3月29日,缅甸曼德勒受灾现场
以受到缅甸地震波及的泰国为例,泰国对地震的现场状况和损失程度进行了广泛报道,地震发生时许多在社交媒体上被疯传的影像都是来自泰国,而缅甸相对较少。“我们仍然不清楚缅甸受灾后的损失程度,”弗里曼说,“而且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无法确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在动员力量,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但是,要把援助送到缅甸最需要的人手中,仍然存在巨大障碍。一是如何向缅甸转移援助资金,二是如何将物资运送到急需的受灾地区。
牛津大学布拉瓦特尼克政府学院经济学教授斯特凡·德康表示,缅甸一直受到美西方的制裁,很难有太多国家会愿意伸出援手,其官方银行等渠道也因制裁有所受限。“人道主义援助的运送将非常非常复杂,”德康说,“人道主义行动从根本上讲是后勤行动,需要很多人的合作。”
2024年,缅甸南部克伦尼邦的叛军士兵
即使面临大地震,缅甸也兵戈未息。
地震发生当晚,在与受灾中心曼德勒接壤的掸邦北部,军政府战斗机向叛军控制的昂林村(Naung Lin)投掷了炸弹。尽管这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两天前的轰炸导致附近村庄有4人丧生。
“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在地震发生的同时进行空袭,”昂林村居民Lway Yal Oo说,“缅甸正成为杀戮场。”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非驻地研究员迈克尔·马丁表示,国际救援人员在到达受灾地区时的安全保障是一个问题。军政府还可能避免救援人员进入叛军控制区,或推迟援助物资的运送,包括将援助物资重新包装,使其看起来像是来自军方而非国际机构。
尽管许多国际援助组织都秉持着援助不应带有政治色彩的原则,但这在实践中并不总是可行。马丁认为,军政府“可能会试图将更多的援助导向名义上在其控制下的地区”,而不是叛军控制的地区。
急救人员和伤者聚集在曼德勒综合医院
各方势力对峙下,对现状不满的民众又该何去何从。地震发生前,缅甸约5400万人口中就有近2000万人没有足够的食物或住所,医疗体系更是达到极限。自2021年政变以来,军政府一直在打击举行反抗运动的医生和护士。纽约的人权医生组织表示,缅甸是世界上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当年军政府夺权时,正是曼德勒地区爆发首次“反政变”示威活动。现在,曼德勒成了地震的受灾中心。
地震发生后,在曼德勒综合医院的停车场,数十名病人在37摄氏度的高温下排成一排躺在担架或纸板上,更多人直接躺在水泥地上,许多人的头部和手臂还缠着绷带。医院外科医生Kyaw Zin说:“不断有伤员送来,但我们没有足够的医生和护。棉签几乎用完了。”
医院里挤满了受伤的人,以至于没有地方能让人站着。电话线断了,Kyaw Zin无法联系父母。“我很担心我的父母,”他说,“但我还不能回家,我必须先在这里救人。”
正在救援的医护人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