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连日来,北京闪电、大风频频刷屏网络, 6月以来,北京已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包括雷暴、大风,局地伴有冰雹和短时强降水。

强对流天气为何会频繁出现?这与近期的高温天气有关。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分析,由于近期北京白天出现高温天气,能量明显累积,大气层结在午后到傍晚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影响,出现极不稳定的状况。同时,北京处于天气系统冷涡底部,高空不断有冷空气向下,冷暖空气剧烈交汇,出现“上冷下暖”,在一定动力触发的条件下,配合足够的水汽,极易出现强对流天气。每年6月至8月,强对流天气呈现多发、频发趋势,属于正常现象。

强对流天气包括了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多种天气现象。“近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风的影响更突出。”雷蕾介绍,根据统计来看,北京地区每年约出现10到30个雷暴大风日,且多出现在6月至7月。从强度来看,虽然历史上北京出现过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但10级到12级的阵风强度相对少见。

强对流天气有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突发性明显等特点。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千米至二、三百千米,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千米。其生命史短暂,约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此外,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具有突发性,天气现象较剧烈且分布不均。

与系统性降水等预报相比,精细化定时、定点和定量预报强对流天气的难度较大,这也导致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提前时间更短。

“我们需要根据当日的大气环境条件等,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类型。”雷蕾解释。对于难以捕捉的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可以提供未来3天的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判断它是否易发生。强对流天气类型、强度、出现位置和时间等精细化预报,则需要通过上游天气实况、检验和订正预报模式,以及中尺度模式快速循环更新同化预报等手段,才能更准确地进行预报。

气象专家提醒,收到预警务必高度警惕。当遇到强烈雷电活动时,户外活动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避免雷击,公众要尽量避免在户外逗留,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躲避。雷电活动密集时,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等产生影响,因此应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在短时强降水发生时段,城市内涝的风险加大,阻碍交通。公众应避免在低洼地带、立交桥下等易积水区域停留,以防车辆被淹和人员被困。在山区旅游时,务必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防范滑坡、山洪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强风影响时段,公众及车辆应尽量远离树木,也要远离高空悬挂物、广告牌等存在坠落风险的设施。当收到冰雹预警时,应及时躲避,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王朝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