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6日起,中央电视台陆续播出了以西南铁路工程局(中铁二局的前身)修建成渝铁路为故事原型的电视连续剧《一路向前》,跌宕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精湛的演绎,赢得了全国观众的普遍关注和良好口碑,收视率在全国电视节目同时段领先。为溯源电视剧背后的真实历史,探寻开路先锋精神文化的深远根脉,我们根据现有史料和亲历者口述,陆续对电视剧的一些情节进行解读。

本期,小编带您穿越历史、走进铁路,探秘“为什么中国人要自主修建成渝铁路”,感知筑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路先锋精神,读懂成渝铁路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为什么要首先决定修成渝铁路

在电视剧《一路向前》第1集中,邓小平说道:“一旦解放了四川,一定要先修成渝铁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作出如此重大的决策?

根据史料,西南解放还不到半年,于1950年6月15日即由人民解放军带头参加筑路,全面展开了重庆至成都的筑路工程。之所以先修成渝铁路,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01以修路来维持四川社会稳定

四川由于地形闭塞,历史上经常出现中央与地方联系不畅,甚至导致割据局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确保四川的政令畅通无阻,避免再次出现交通阻隔导致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四川的交通状况。

四川曾遭遇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修筑铁路可以稳定社会,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当时修成渝铁路实行的是米贴制。当时全国还没完全解放,每天出工之后根据每个人出力的多少来称半斤米或者一斤米。中央曾从东北调了两亿斤大米解决经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央还给当时负责修铁路的西南铁路工程局提出修建方针:“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

02以修路来盘活全国经济

国民党时期,全国工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重庆成都。因此,四川地区对全国经济颇为重要,需以铁路沟通全国,以此来为全国提供优质大米、肉禽和副食品,盘活全国经济。

四川盆地素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著称,其地形险峻,交通不便。然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因此,“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了中央政府对四川发展的共识。成渝地区物产丰富,如永川豆豉、江津米花糖、内江白糖、资阳豆瓣等,都享有盛名。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这些特产的运输和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修建成渝铁路不仅能极大地方便沿线物资运输,更将推动沿线地区的百业兴旺,助力全国经济的发展。

03以修路来提高新中国影响力

成渝铁路历史影响深远,如果将其独立自主地修建完成,可以极大地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影响力。而且还可借此实现中国的工业独立、工业内销,带动新中国工业发展。

成渝铁路的修建渊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的四川总督锡良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奏请清政府修建川汉铁路,1909年就开工,但1911年时,由于清王朝外卖路权,发生了著名的保路运动,引爆了辛亥革命,成渝铁路就搁置下来了。1923年,国民党政府也准备修成渝铁路,有前期的准备,但由于长期的战争、经济等各方面原因,也搁置下来了。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党中央就命令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第二野战军党政主要领导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曾给毛泽东主席发电报,希望党中央修筑成渝铁路。1950年2月8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提交了“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经政务院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主持专题会议研究,批准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修建成渝铁路的方案,决定先拨两亿斤大米作为修建成渝铁路的第一次投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