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与周边国家、乃至更遥远的国度,都保持着联系,它们来华或者是为朝贡以得到庇护,或者是为了贸易,也有的志在传教。唐代和明朝早期是中外交流的两大黄金时期。唐太宗威服四邻,被誉为“天可汗”;而郑和下西洋则一直到达了非洲东海岸,传播了华夏文化。


福建出土一明代石碑,内容破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被我国历史教科书评价为“古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壮举”。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首次航行,到宣德八年(1433年)末航结束,时间跨度近30年,共计出海7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故名“郑和下西洋”。


福建出土一明代石碑,内容破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热议朱棣为何要安排郑和出海,因为任何一项政策总得有个起因和目的。于是就有了几种常见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朱棣一直不信自己这个大侄子自焚而死,认为他用了“金蝉脱壳”之计,在太监的保护下一路逃出国去。如果不能把他消灭,自己的皇位就始终存在威胁,正统性也会降低。所以,朱棣命郑和出海寻访建文帝的下落。

第二种说法是为了获得黄金、白银、珍珠等奢侈品。依据是《明英宗实录》记载,天顺二年(1458年)至三年(1459年),太监福安几次向英宗陈奏自下西洋停罢后珍珠、黄金等奢侈品不足,并曾请求派官员下西洋采购黄金,但都被明英宗拒绝。


福建出土一明代石碑,内容破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第三种说法是为了宣扬国威。明清两朝“朝贡贸易体系”的成熟,“天朝上国”观念的增强,都促成了统治者要去做“通好他国,怀柔远人”的事。以上说法都非常流行,哪一种都很有道理。

不过,福建省出土的一块石碑,似乎揭露了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原来很多学者都想多了。这块石碑名为《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此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第七次下西洋前夕,碑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正文楷书31行、1177字。


福建出土一明代石碑,内容破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经过修复和释读,碑文中有一句话揭露了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因此,目的就是宣扬“大明德威”。这也是为何明成祖驾崩后,明宣宗依然派郑和下西洋。


福建出土一明代石碑,内容破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这块石碑书艺精湛,笔画刚健挺拔、骨力饱满,以欧阳询、柳公权楷法为基础,行笔中锋,转折处方圆并用。结字中宫紧实、四面开张,内紧而外松,一派庄严之气。

福建出土一明代石碑,内容破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