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古装剧时,我们经常能看见,剧中有嫡女、庶子的存在,这是我国古代为了防止家族的内卷,而衍生出的一套嫡长有序制度。 简单点说就是正妻的儿子无论年龄大小,地位永远高于侧室生出的庶子,按照古代的宗法规则,是嫡优于庶。 但是大家都是知道的是,古代封建社会是严重的重男轻女,男子的地位往往比女子高的多,有些女子在父母眼中更像是权利的工具。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呢?

有趣的问题自然就有一个有趣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则是:没有答案,或者视情况而定,嫡女的地位有时比庶子高,有时则不如庶子。 一、皇家制度 先来说说皇家,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家的宗法制相当完善严苛,也是被官员和百姓效仿的典型。 皇家的嫡长女是公主,地位几乎仅次于太子。其他的皇家庶子很难与之相提并论。 比较有名的比如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其地位之高让各地封王争相笼络,甚至武帝执政后也对她有所忌惮。

再比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如果不是后来李隆基手段过硬,她说不定就是武皇第二。 公主的地位如此之高无外乎两个原因: 1、深受皇帝宠爱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即使是皇家也不例外。因为已经被自动排除在继承人序列之外,所以皇帝对长女的关爱往往更多的是父女亲情。 能让日理万机的皇帝老爹享受一下父女亲情,天伦之乐,地位自然不会低。

2、外戚势力支持 古代皇权很多时候并非像老百姓想象的那样一家独大。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权力体系,其中外戚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尤以汉唐最甚。 有名的外戚比如汉之霍光,唐之长孙,他们甚至拥有左右皇权归属的影响力。 而公主作为外戚家族的嫡长女,往往会成为外戚势力的代表,或在斗争中支持太子,或在政治中影响朝局。 总之,因为皇权的复杂性,嫡女的地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只要嫡女能受皇帝宠爱,或者背后的家族势力庞大,其地位是高于一般庶子的。

二、官员家庭 其实出身在官宦世家的嫡女基本和公主差不多。 比如最讲究世家势力的唐朝,无论官位高低,都以能娶“五家女”为荣。(“五家女”是唐朝的五大姓氏,地位远高于皇家李姓。) 不过还是至少两点不同。 1、正妻无子 官宦并不像皇家的那样能有三宫六院,最多也就是三妻四妾。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儿子诞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如果一个官员家庭只有一个儿子,那么不管他是妾室还是婢女所生,其地位都高于嫡女。 不过这时候往往会采用“过继”的形式将庶子交由正妻扶养,视若嫡子。 2、政治联姻 联姻又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皇家嫁娶,其二是普通的官员联姻。 皇家公主就很简单,不管她生的是男是女,那都是皇亲国戚,龙种血脉,地位远非庶子可比;如果嫡女嫁入皇家,地位自然也高不可攀。 比如《红楼梦》里面,贾政的嫡女——贾元春,入宫后地位在贾加不是一般的尊贵,整座大观园都是为她而建的,贾太君都要礼让三分。

然后是官员之间的互相嫁娶。 当然如果家中庶子有幸被皇家招为驸马,其地位自然要比嫡女高,有时候嫡长子还要仰仗驸马的权势。 不过这样的驸马还是没有公主生的嫡女地位高就是了。 这里嫡女的地位同样跟母亲的娘家势力有关。宰相的外孙女肯定要比县官的外孙子地位高的多。 综上所述,在官宦世家当中,嫡女和庶子地位高低往往取决于嫡女背后的势力。 嫡女势力强大,地位自然就高,反之出现家中只有庶子的情况,庶子的地位就比较高。

三、一般家庭 这里的一般家庭自然是要把普通老百姓排除在外的,那时候寻常人家饭都吃不饱,哪能三妻四妾,分嫡出庶出,这里专指富裕阶层。 一般情况下,古代富裕阶层嫡女和庶子的地位是对官宦世家的再复制,只不过没有官宦家庭那么复杂,显的更随意一些。 父亲的宠爱也不能决定嫡女的地位。对他们来说,女儿始终是泼出去的水,一旦嫁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但总的来说在有嫡子的情况下,嫡女地位还是比庶子要高。 如果没有嫡子,根据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庶子作为家族财产的继承人,其地位一定高于嫡女。

结语: 其实古代宗法制的核心还是“继承制”,之所以区分“嫡长子”,“嫡子”,“庶子”,“嫡女”只是为了节约挑选继承人的综合成本。 比如“立长不立贤”就是因为长幼天注定,人力不可改变,引起的争端就比较少,而如果“立贤不立长”,任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是笨蛋,就会起争端,大大加剧家族的内耗。 在此基础上,“立嫡不立庶”是受到古代权力结构的影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嫡女和庶子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他们地位的高低往往跟母亲娘家势力的大小有关。 所谓形势比人强,古人在力量面前的态度往往是非常灵活的。 能够灵活变通,也是只有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