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随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访中国,香港回归问题被正式摆在了明面上,成为了两国日后角力的关键点。
虽然香港在1997年顺利回归,但对于后人来说只看到了事情的结果,并不知晓那十几年里中英之间为了争夺香港主权的暗流涌动。
撒切尔夫人就曾在回忆录中写过,为了香港甚至考虑过发动战争。
英国为什么这么在乎香港,当年中英之间又经历了什么?
香港回归问题历来复杂
关于香港回归的问题,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都是国家考虑的关键点。
尤其是在二战后,全世界的殖民地都迎来了一阵独立解放运动的浪潮。
英国作为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一下从二战前巅峰的3300多万平方公里骤减到战后只剩下172万平方公里,海外领地仅有14块。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英国在连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不足以继续维持“日不落帝国”往日的辉煌。
到了这里或许会有人问,那我们为什么不在二战后趁英国正值虚弱的时候,将香港收复回来呢?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为了战后避免英法等欧洲老牌强国与自己争夺在亚洲的利益,罗斯福就曾经想要让英法放弃香港、中南半岛等亚洲殖民地。
英国在那时候面临着德国的围追堵截自身难保,所以在香港问题上表现的并不强硬。
但随着罗斯福的去世以及战后美国需要拉拢盟友对抗苏联,导致香港问题不得不就此搁置了下来。
这是香港在二战后最接近回归中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国民政府不选择强加干预、懦弱,导致了与香港回归的失之交臂。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曾说过:“新中国不承认清政府以及国民政府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1949年,解放军在发动渡江战役前,英国的紫石英号竟然还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长江之上,最终被解放军予以炮击灰溜溜的驶出中国领土。
从这点不难看出,新中国是有实力武力收复香港的,而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也是出于毛主席的深思熟虑。
从五十年代开始,美西方就开始加大对中国的封锁,不仅是在经济上更是在与世界的沟通交流上。
而香港在当时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贸易地区,因为离内地十分接近,许多广东人民所以在被封锁的情况下,香港就成了中国大陆与世界进行沟通、贸易的一扇窗户。
后来随着中美建交、改革开放,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香港什么时候回归就成了中央开始考虑的问题。
英国人窥探中国对香港的态度
1979年,港督麦理浩在关于新界回归的问题上与邓公进行了会见,根据当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协议,新界的租借时间已经快要到期。
所以麦理浩便向邓公提出了想要将新界的租界时间延长到1997年7月后,麦理浩甚至为了不让中国感觉到敏感,还先叠了个甲。
表示这次续租和政治没有关系,只是单纯想让更多人到新界来投资。
但麦理浩说是这么说,实际上的目的就是通过抛出新界“续租”的问题,看的是中国对于日后收复香港的态度。
邓公对此回答的很有水平,既没有明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只是回复了一句话:“让投资者放心”。
虽然这句话看似回答的含糊,实则话里有话,邓公想要表达的意思新界不止在英国人的手里能够吸引投资者,在中国人的治理之下一样能够做到繁荣。
随后麦理浩对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做了一份报告传回了英国,主要列为以下几点:
1. 香港问题日益紧迫;2.中国政府明确不承认三个涉港不平等条约;3.中国愿意在“时机成熟”时解决香港问题;4.中方意识到了“来自香港的投资、技术和外汇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5.邓小平并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
前面提到过,英国在二战后放弃了世界上许多殖民地,唯独对香港的执念很深。
这就是因为在英国殖民香港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英国对于香港的投资建设,以及经营下了很大的功夫。
因为英国本土距离亚洲遥远,想要与亚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实属不易,所以香港这块在亚洲的殖民地就成了英国眼中的重中之重。
目的就是将香港打造成英国在亚洲的金融中心,不光是为了能与亚洲国家进行贸易,更多的是吸引投资者,以此来赚取利益。
二战后英国开始大量接纳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前来香港投资,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瞬间吸引了无数人到香港,让英国人赚得盆满钵满。
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香港的房地产、金融、影视....等多个产业的命脉,都被握在了英国的手里。
而这中间的利润并没有落实到香港人民的头上,而是尽数落在了港英政府的手里。
根据记录,1997年之前港英政府每年都能从香港获得900亿-1000亿英镑的利润,占到了英国总经济的11%。
所以对于英国来说香港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是之前那些殖民地可以相提并论的。
从1979年到1982年,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一直在互探虚实。
这时候正值撒切尔夫人刚刚担任英国首相,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撒切尔夫人选择在1982年9月访问中国,与邓公进行商议。
撒切尔夫人访华
值得一提的是,撒切尔夫人访华前不久,英国刚刚在与阿根廷的马岛之争中大获全胜,可以说撒切尔这次来也是带着凯旋之师的锐气。
不过邓公对此却毫不在意,与撒切尔的会谈时,斩钉截铁的表示:“香港的主权必须回归中国,没有商量的余地。”
撒切尔夫人没有想到邓公的态度竟然如此坚决,但撒切尔夫人还是极力争取,表示香港的主权可以属于中国,但治理权还是英国。
如果一个国家连管理这块地方的权力都没有,那还谈何主权?正因如此,撒切尔的条件被邓公一一驳回。
最后邓公明确的告诉撒切尔:“1997年,中方一定会收回香港的主权,并且如果接下来香港出现什么情况,中方会考虑收回香港的方式和时间。”
撒切尔在来到中国之前,还自信的认为一定能将香港继续留在英国,不过没想到邓公会如此强硬。
撒切尔这次与邓公的会谈可以说碰了一鼻子灰,大败而归。
虽然在后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又经过了多次谈判,但都无伤大碍,香港在1997年回归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1997年7月1日,,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康定离开香港,随着五星红旗升上香港的土地。从1840年算起,这一刻中国人已经足足等待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
撒切尔夫人因为丢了香港,再加上之后她对英国进行的“人头税”等一系列政策引得英国人民极为不满,最终被迫下台。
在她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当中,就曾经说到过香港对于英国来说有多么重要,甚至为了香港还考虑过和中国动武。
但从英国当时的情况来看,撒切尔的这种想法也仅存在“想一想”了。
英国在当时早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大英帝国,军事实力甚至连一流都算不上。
光是和阿根廷打了一场马岛战争就付出了不少代价,要知道阿根廷在当时的军事水平在世界上只能算中等。
即便如此也让英国陷入了一番苦战。
而中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虽然不及美苏这样的强国,但是要放在欧洲也相当能打了。
更何况如果发生战争,那么一定是在香港附近。这样一来中国在后勤补给上也要远领先于中国。
所以说撒切尔夫人想要香港继续被英国统治,终究是黄粱一梦罢了。
参考资料:香港回归谈判过程中的历史细节——《百年潮》 2022年第7期17-28,共12页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