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凌晨开火,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一名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先得把地点弄清楚。藏南地区在咱们中国地图上是西藏自治区的一部分,可印度非说这是他们的“阿鲁纳恰尔邦”。两边为这地界儿的事儿扯皮几十年了,时不时就闹出点摩擦。
不过这次的事儿有点不一样,按照《今日印度》和《印度时报》的说法,印度军方这次打的可不是中国军队,而是一个叫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ULFA-I)的反政府武装。
这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在印度东北部闹腾了好几十年,一直想着从印度独立出去。印度军方跟他们打交道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用步兵进山围剿,结果老吃败仗,动不动就被人家打伏击。
后来学聪明了,开始玩高科技,从以色列和法国买了不少自杀式无人机,像“哈洛普”和“神经元”这些型号,专门用来搞“斩首行动”。
2025年7月15号凌晨,印度军队突然动手了。他们动用了150多架无人机,分成好几波对藏南庞赛山口附近的ULFA-I营地发动袭击。这些无人机带着热成像设备,大晚上也能把目标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仗下来,ULFA-I损失惨重。他们的最高指挥官阿克索姆中将、加内什・阿索姆准将,还有普拉迪普・阿索姆上校都被炸死了,总共19个武装分子丢了性命。印度军方给这次行动起了个代号叫“猎杀行动”,不过从头到尾都没正式承认过,估计是不想把事儿闹大。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挺值得琢磨的。第一,印度用的这些无人机可不简单,都是以色列和法国的尖端货,能实现“发现即摧毁”,从侦察到打击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比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厉害多了。
第二,印度这次行动明显是有备而来,他们提前用卫星和电子侦察把ULFA-I的位置摸得透透的,这情报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第三,印度军方故意把行动细节泄露出去,就是想给周边的武装组织立威,告诉他们“惹我就没好果子吃”。
不过这事儿也暴露了印度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他们的后勤补给一直是个老大难。藏南地区山高路陡,印度军队的物资全靠山路运输,一下雨就塌方,经常断粮断水。
再看咱们中国,青藏铁路网直通边境,物资输送就跟人身上的血脉一样顺畅。还有装备方面,印度买的T-90坦克毛病一大堆,启动的时候经常因为燃油杂质熄火,而咱们的99A坦克连续跑三天三夜都不带出问题的。
另外,印度这次行动还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注意。缅甸空军在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升空监视,虽然没直接拦截印度无人机,但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这也从侧面说明,印度在南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周边国家的神经。
说到底,这次事件本质上是印度的一场内部反恐行动,和中印边境冲突没啥关系。但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在边境地区,咱们得时刻保持警惕。这些年印度在藏南地区小动作不断,又是修路又是建机场,还时不时搞个军演刷存在感。
咱们中国也不含糊,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严正声明主权,另一方面在林芝和日喀则部署了先进的战机和导弹,把威慑力拉得满满的。
从历史经验来看,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经常玩“小动作不断,大动作不敢”的把戏。1962年的那场战争已经让他们吃了大亏,现在他们更清楚和中国正面对抗是啥后果。
所以咱们也不用太紧张,但该有的防备一点都不能少。毕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件事上,咱们中国的态度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