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掀桌子:中国按下“断供键”
2025年2月4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一纸公告,掀翻了中美博弈的牌桌——钨、碲、铋、钼、铟五类稀有金属及其相关技术,即日起实施出口管制。从仲钨酸铵到磷化铟,从高纯度钨合金到碲化镉薄膜,涉及军工、半导体、光伏、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全被纳入“国家管控清单”。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出手,但却是最狠的一次。就在三天前,美国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试图复制2018年贸易战的“极限施压”套路。而这一次,中国连谈判桌都不上了,直接掀桌子反手一击:“你要打,我陪你打到底!”
中国的“王炸”出手
2025年2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涉及到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从发布之日起就正式生效了。在这之前,中国也已经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提前打了招呼,够给面子了吧。
先看具体管制物项。以钨为例,管制范围包括仲钨酸铵等材料、特定固态钨及合金,还有生产技术和资料。碲、铋、钼、铟相关物项也是如此,从原材料、制成品到生产技术资料都在管制清单内,涵盖整个链条。
那美国记者问: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官方表示:当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同时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一直以来都坚定地履行着国际义务,这次新增列这些物项,体现了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还能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说白了,中国可不是随意出手,每一步都有自己的考量,而且是从全球大局出发的,美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打蛇打七寸,中国为何断供这些材料?
在了解这次管制的影响之前,咱得先搞清楚这些稀有金属到底是啥“宝贝”。稀有金属在现代工业里,就像人体里的维生素一样,虽然量少,可缺了它还真不行。分别一说就明白了:
钨——导弹发动机的耐高温部件、穿甲弹的核心材料,全球60%的产能在中国。它的熔点超级高,能达到3422°C,简直就是金属界的“耐热冠军”。这一特性让它在很多高温环境下都能大显身手,像制造火箭发动机喷嘴、高温炉元件、电灯灯丝等都离不开它。在军事和航天领域,钨更是不可或缺。它和其他金属制成的高密度合金,比如钨-镍-铁合金,是制造穿甲弹、导弹配重块及航天器部件的关键材料。
碲——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成分,欧洲光伏产业的心脏。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碲化镉薄膜电池凭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光伏材料的重要一员,为我们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变存储器、红外探测器及热电材料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铋——核反应堆屏蔽材料和医药领域的“冷门杀手”,中国供应全球75%的份额。在医药领域,铋化合物,像次水杨酸铋,是治疗胃溃疡、腹泻的好帮手,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核能应用方面,铋合金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保障着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而且,铋在超导与量子技术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说不定未来的超导材料和量子计算机里,铋就能大放异彩。
钼——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高强度合金,美国F-35战机的“命门”。在合金钢里加入钼能大大提高钢的强度、耐高温性及抗腐蚀性,熔炉零件、喷气发动机叶片及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等都有它的身影,承受着高温和高压的考验。
铟——半导体芯片中磷化铟的原料,日本80%的供应依赖中国。它在显示技术领域可是“明星材料”,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它们的透明导电膜主要就是用氧化铟锡制成的,让我们能够轻松地与电子设备互动。在半导体器件中,磷化铟、砷化铟镓等都是制造高频通信芯片、激光二极管的关键材料。
这些金属看似小众,却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用量少,但缺了就得瘫痪。例如,一块高端芯片需要0.1克铟,但若断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可能直接停摆。
美国的软肋正被精准狙击。2023年,中国对镓、锗的出口管制已让美国军工和芯片业“痛不欲生”——镓价暴涨80%,锗价飙升50%,五角大楼的雷达和卫星项目被迫延期。如今,中国再出重拳,美国军工复合体、日本电子巨头、欧洲新能源企业,全被捏住了喉咙。
美国的“疼痛”反应
中国对稀有金属的管制,如同一场精准打击,直击美国军事霸权的根基——军工产业。美国军工产业作为其维持军事霸权的关键支柱,在这场管制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以F-35战斗机为例,这款堪称美国军工“招牌产品”的先进战机,因中国对钨、钼等稀有金属的管制,正深陷生产停滞的危机。F-35的发动机、机身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等关键部件制造,都高度依赖这些稀有金属。失去稳定供应后,其生产线宛如断链的机器,难以正常运转。作为制造商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计划被打乱,交付时间被迫推迟。不仅如此,美国的导弹、舰艇、坦克等武器装备生产,同样因原材料短缺而进度严重受阻,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军队的装备更新和战斗力提升,使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美国军工产业遭受的重创,对其军事霸权地位的冲击不容小觑。作为美国发展的重要支撑,军事霸权一旦动摇,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都将受到影响。中国这一管制措施,精准地切中要害,让美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除军工产业外,美国电子产业和通信领域也未能幸免。半导体领域中,铟、镓等稀有金属的供应短缺,使美国半导体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不足的双重压力,部分小型企业甚至减产停产。在通信领域,中国的管制措施也让原本就落后于中国的美国5G建设步伐更加缓慢,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
美国政府和企业对中国的这一管制措施反应强烈。美国政府智库专家纷纷发表言论,表达对美国军火工业原料短缺的担忧。他们认为,中国的管制措施将对美国的军事安全和国防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美国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寻找替代供应源,但这在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美国的“自救”之路
面对中国的这一记“重拳”,美国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在想尽办法“自救”。美国政府之前就开始考虑加大国内稀有金属的开采力度,毕竟美国本土也有一定的稀有金属储量。但是,这谈何容易呢?美国的稀有金属开采成本比中国高出不少,而且开采技术和产能也有限。就算现在开始大力投资开采,要达到能够满足美国相关产业需求的规模,那也得好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美国的军工和电子产业可等不了,早就因为原材料短缺而陷入困境了。
美国还想着寻找其他国家作为稀有金属的替代供应国。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试图和这些国家加强合作,增加稀有金属的进口。但这些国家的稀有金属产量和中国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能有限,而且他们自己的相关产业也需要这些稀有金属,很难满足美国的巨大需求。就算这些国家愿意加大开采和出口,也需要时间来建设和完善相关的产业链,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中国管制带来的供应缺口。
美国的企业更是叫苦不迭。一些企业开始四处寻找其他国家的稀有金属供应源,但他们发现,其他国家的产量和质量根本无法满足美国的需求。而且,重新建立供应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从中国进口稀有金属的美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企业甚至表示,如果中国的管制措施持续下去,他们可能不得不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但这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技术转移、工人培训、市场重新开拓等。
结语:掀桌之后,规则重写
这场博弈,中国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贸易战,我能打七年,就能打七十年。”当美国还在用关税“虚空造牌”时,中国已切换赛道——用资源霸权对冲科技霸权,用供应链话语权重构全球规则。
未来,稀有金属只是开始。中国的稀土、锂矿、石墨,每一张牌都能让西方产业链地动山摇。而美国若继续“既要卡中国脖子,又想赚中国银子”,只会逼出更多“掀桌时刻”。毕竟,“能战方能止战”——这就是中国式的博弈智慧。#中国宣布对镓和锗实行出口管制##中美贸易摩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