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三路玩家纷纷交卷:欧盟说“缓一缓”,东盟说“我们不报复”,中国直接说“少看你电影”。

听起来像多国外交协调会议,其实更像三种人遇打之后的不同反应——一个说“先谈谈”,一个说“我打不过”,还有一个低头绑好袖子:“我换种方式来打。”

这不是科幻剧情,是现实国际贸易战中的文化回合。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率先出奇招,从文化领域下手,而欧盟和东盟,却纷纷放软态度,选择观望或退让。

“让子弹再飞90天”——欧盟暂停反制,美得太轻松?

2025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暂停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90天,留出“谈判时间”。这话听上去像外交语言,实则背后藏着一连串不得不服的现实逻辑。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美国这波关税加得不轻,欧盟也榜上有名。

但它不急着还手,选择“暂缓”,真正原因很现实:欧盟对美国文化产品,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依赖极深。法国、德国、意大利再怎么强调文化独立,电影院里大多数赚钱的,还是《复联》《蜘蛛侠》这种美式爆米花。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再往深看,欧洲本土电影工业虽精但弱,艺术片能拿奖却难赚钱,商业大片缺技术又缺票房号召力。一旦中断好莱坞的内容供给,本地院线先完蛋,观众也不买账。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此外,欧盟经济这几年已经够难。

俄乌战争拖垮能源价格,通胀高企,产业链脆弱,若此刻真跟美国开战,恐怕不等贸易封锁,内部就先乱套。冯德莱恩嘴上说“准备一切反制方案”,但谁都看得出,这是在给自己台阶。

所谓“90天缓冲期”,其实是给美国送上了台历:你不退,我也不敢动。

这波“暂停”,更像是政治拖延术,嘴硬手软,姿态有余行动不足。与其说是准备反制,不如说是放弃主动权的体面表达。相比之下,中国的出手方式更具攻击性,也更高明。

“我穷我怕谁”——东盟不报复,美国照收高税

同一时间,另一组国家也表态了。

2025年4月10日,东盟经济部长特别会议发布联合声明:不对美国关税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话说得比欧盟还含蓄,实际上就是集体“摆手认了”。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但问题是,这波美国关税名单中,东盟有9国被列入,且大多被归为“高税率国家”。尤其是:

  • 柬埔寨,关税49%
  • 老挝,关税48%
  • 缅甸,关税44%

这些国家,不但是全球最弱经济体,还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低、基础产业薄、对外依赖极强。一刀下来,出口产品全加税,等于直接掐了咽喉。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可他们却选择不报复,为什么?因为想报复也没筹码

他们没像样的产业链、没技术壁垒、没文化输出,你让他对美“反制”,拿什么反?甚至连“国产替代”都搞不起来。

美国要是撤资、撤订单、撤工厂,他们的GDP能立刻跳水。

更现实的是,这些国家对美国市场依赖极深,甚至连外援都看美国眼色。这时候开火,不等于自毁经济生命线?哪怕表面说“加强合作”,其实心里全在算:怎么才能少掉几刀、撑得更久?

结果就是:被砍得最狠,却连“疼”都不敢喊。这不是风度,而是赤裸裸的现实——弱国无外交,更无底气打经济战。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东盟的选择是保命,不是示弱;是避祸,不是和解。但放在中美大棋盘上看,就显得无力、被动,反而让人更期待:接下来,中国怎么打?

“不打你,我打你的文化”——中国用电影反击关税

终于,第三方玩家——中国,选择了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也是4月10日当晚国家电影局官宣: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并强调观众选择、市场规律。这话说得很软,效果却很硬。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好莱坞立刻炸锅。华纳兄弟探索公司股价盘中暴跌超11%,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反应极其敏感。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24年票房59.17亿美元,占全球21.19%),少卖一部,就是少赚几亿。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战略调整。看数据就明白:

  • 2024年国产片票房占比达78.68%,连续三年超过75%
  • 票房过亿的79部影片中,国产片占55部
  • 好莱坞大片集体“口碑崩塌”,如《美国队长4》豆瓣评分5.0,票房仅破亿元

与此同时,国产片一路上扬,《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破156亿元,跻身影史前五,不仅技术比拼不输,文化认同感还更强。

不到24小时,东盟欧盟集体让步,中国换了打法,对美文化霸权动刀

这时中国出手,目标明确:不打你商品,我打你文化霸权。

而这招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是硬碰硬,而是软制裁+话语权反转。我不封锁,不抵制,我只“少引一点”,你票房立刻痛一截。

而且观众也买账,谁还稀罕每年那几部审美疲劳的爆米花片?

所以,这场中美“文化回合”里,中国变的是策略,打的却是根基。不像欧盟靠嘴说“不排除行动”,不像东盟被打还要笑脸,中国直接动手,且刀法精准,位置刁钻。

你打我商品,我就动你符号。等你发现“文化不香了”,也许就知道,中国这次不是谈判,而是下场比赛了。

参考资料

国家电影局发声 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相关美股大跌.快科技2025-04-10

我国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背后:国人不爱看好莱坞了 国产电影票房占比85%.快科技.2025-04-11

拟适度减少美国电影引进背后,好莱坞魅力褪色已久.界面新闻.2025-04-11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