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温情,也不要有漏洞
山东那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吧?
一个叫姜昭鹏的学生在前往山东省职教高考考点路上,一起坐车的同学突发心梗休克,姜同学立马用学校专业课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急救,又是心肺复苏又是人工呼吸,然后让网约车司机立马往医院开,把心脏骤停30分钟左右的同学硬是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当然,之后再赶到考场,迟到时间就太长了,错过了当天的语文考试。
接下来就麻烦了,记者采访了烟台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校招生科工作人员,原话是:
已经请示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目前没有补考一说!
这事儿自然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于情于理,都应该对姜同学有个补偿或者救济机制,对这种特殊案例,按规定不能补考,那特事特办,也应该开个后门。
道理也很简单:不然以后谁还敢救人?
咱们中国人是很讲究美德的,但同时也很讲究实用主义,当年一个全国皆知的案例,让多少年老人在街头摔倒了没人敢扶?又有多少老人明明只需要简单救助就能从鬼门关回来但大家只会帮忙拨打119但不敢伸出援手?
虽然姜同学自己高风亮节,说打算努力再学一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但是考试可以重来,所以我做这个事情并不后悔」。
虽然姜同学获得了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且有现金奖励。
但,考试啊,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
所以不断有大众和媒体呼吁,请给姜昭鹏一次补考的机会。
但,在这点上,我的看法不同。
大家先别急着骂,我一说,你们就懂。
高考没有针对个人的补考设置,有延期的先例,比如2020年安徽黄山歙县暴雨,比如2006年福建建瓯市的洪灾,但那都是涉及了大量的学生,而且是提前做了安排的。
所以高考不能因为任何情况「搞特例」「走后门」「特事特办」,这是为了保护更广大的人,包括姜同学。
为什么?
同样很简单,规则,是用来保护普通人的。
特事特办的口子一开,我们绝对要相信,一些「有实力」的人是很有能力通过制造场景,把自己塞进口子里的。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4+4,不就是一个案例么。
中国最宝贵的,就是我们有悠久漫长的历史,几乎任何现代情况都能找到对标案例。
汉朝,举孝廉,这就是为了鼓励以孝为本开的口子。
然后呢?
到处都是行为艺术家和道德表演家。
比如东汉郭巨,为了供养母亲,把孩子活埋了。
然后为了凸显自己孝还从口子里面钻进去,父母去世原本服丧三年的,有人做六年,还有人做二十年。
理论上来说,服丧期间是不能有那方面的生活的,但无所谓,都是权贵之间的表演嘛,孩子使劲生,但说出去就是太孝顺了一定要特事特办。
所以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了,特例的口子开的时候,肯定初心是好的,但一旦打开,获益的还是那些有资源、有背景的。
既然高考没有针对个人的补考设置,那姜同学就不能补考。
之前有位女辅警下井救儿童,我觉得就是一个当代的案例。
当时很多人说,一定要给她从辅警转正。
但,辅警转正一定是要参加国考或者省考的,不能开口子,你可以在制度内部给她破格晋升,但不能碰「逢进必考」的规矩。
不然,某些利益团体,立马就能炮制出各种小孩掉井里,小孩掉沟里,小孩掉河里的特事特办场景出来。
就连新华网都专门出来回应了这事儿,原话是:
相对“特事特办”的美好愿望,依法依规严格的“转正”要求和严肃慎重的立功认定,才是对和她一样奋战在公安战线各领域,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所有正式警察、辅警的公平公正,也是从制度设计上,最大程度地防止徇私舞弊
你看,就连官方都不得不说,要用制度的刚性,来防止徇私舞弊。
但好在,山东把这事儿办漂亮了,又兼顾了规则,又保护了人情。
最新的消息,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告,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同学参加考试。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能补考,但可以用原本给春季高考准备的应急方案,也就是B卷,提前给姜同学考。
应急方案,本身就是为了应急准备的,这符合规则;而春季高考的应急方案在春天没有用上,现在到夏天给姜同学用,也是符合规则的。
所以这是在规则的范围内,用「不特事特办」的方法进行「特事特办」,处理的就很漂亮。
这才是兼具了美好愿望和制度刚性。
挺好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