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杰解答来访群众的问题

邵杰,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天坛派出所三级高级警长。他19岁参加公安工作,扎根东城分局天坛派出所40年,干过打击、当过片警,天坛辖区一草一木、一街一渠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身患眼疾后,他仍然坚守在工作一线,他发挥多年打击办案、社区管理成功经验,自创治安前台接待“十六字”工作法,从事治安接待11年来,接待群众13万人次,实现“零投诉”,群众满意度100%,成为天坛辖区远近闻名“警务万事通的邵师傅”。“当警察是我的梦想,能够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为人民服务,我特别有成就感。”邵杰说。

20世纪90年代,天坛辖区内平房院落、街巷胡同多,居住人员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当时,年轻的邵杰是这里的社区民警。十多年中他先后管理过天坛西里南区、天坛西里东区、西草市三个社区 。他没事就沉在社区,将社区的“人地事物组织”、不断变迁的街巷单位牢牢地印在脑海里。直到现在,不论是变更的地址还是街巷的边边角角,邵杰都能准确地说明白具体位置、来龙去脉。所里人都称他是社区历史变迁的“百科全书”。

2007年,还是社区民警的邵杰在巡逻过程中突发眼疾,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病变,这种病会导致视力急速下降直至双目失明,目前无法治愈。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而是主动申请调往内勤岗。岗位转换,但初心不改,填报基础数据表格时,他看不见电脑上的表格,却能准确说出每一项内容的数据,这一“真功夫”惊呆了所有同事。

2013年,邵杰几近失明。领导知道了他的情况后,主动与他交流,可以提前离岗选择退休。“我不会给大家添麻烦,我还想为辖区安全出一份力。”就这样邵杰走上了治安前台的岗位。治安前台的工作每天要接待许多群众,调解大量琐事,一坐就要一整天。邵杰从来没有抱怨过,也从不轻易请假,就医时间都尽量安排在休息日。虽然不方便参加晨会,但他经常让身边同事给他讲解新法新规、政策文件和所内具体工作安排。他把治安前台作为社区工作的延伸,11年来,他用耐心的话语、亲切的微笑和丰富的社区经验,为群众答疑解惑、调解纠纷,并及时联系班组民警受立案。

其他上榜人物

名校领导奔赴草原点燃学子梦

马伟勋,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2022年8月马伟勋挂职内蒙古科右前旗二中任校长,到任后即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目标,树立优秀学生优秀班级典型,开设了23门社团选修课。从改革教研制度入手他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抓好“一课一研”“一日研修”,还筹措1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等生。去年和今年学校高考成绩均实现历史突破。

崇德向善老党员志愿服务践初心

王崇德,西城区德胜街道德外大街东社区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微信名为“党建”的王崇德退休后成了全职志愿者,只要楼里居民有需要发个微信他随叫随到。2017年街道组建小巷管家队伍,他组织大家建成的“德邻文化墙”已成街区名片。每周日他都要去公交站参加“爱心斑马线”服务,至今志愿服务已超3500小时。王崇德所在的志愿者队伍已发展至130多人,他的老伴也在其中。

楼门长建起“温情立体四合院”

张淑芹,昌平区天北街道北二西社区楼门长。为改变邻里的陌生疏离,张淑芹提出建设“温情立体四合院”,百余居民热情参与,二三十户还全家出动。她带动大家捐献书画、十字绣等作品装饰公共空间,修建彩虹台阶,粉刷墙面,包装立管和网线,布置墙体和绿植,楼门焕然一新。他们还成立了综合管理部,每楼层设“层长”,大事小情共商共建,楼门邻里成了温暖大家庭。

老科学家热心科普资助后辈

陈宝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近百项荣誉的陈宝钦,退休后仍活跃在教学和科普一线,即便是高深的微电子也能讲得妙趣横生,在线直播课有时达三万人观看。期望青少年成为“微电子科技工匠”是他的最大心愿。简朴的他还将钱借给留所的十余位学生支持他们买房安心科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