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成功接过大清皇位,登基为帝。雍正二年,时任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平定了青海战事,绝对程度上稳固了雍正皇帝的统治根基。年羹尧的拥立之功和西北战功,让雍正皇帝将其视为“恩人”的同时,还发誓要和其“念做君臣知遇的千古榜样人物”。
雍正二年冬,年羹尧入京觐见,雍正皇帝专门下旨明确了年羹尧的至高功劳: 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除此之外,在雍正皇帝的朱批中,诸如“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朕躬甚安,卿足疼可痊愈否”这等肉麻的话,更是屡见不鲜。 至于爵位,雍正皇帝更是毫不吝啬: 年羹尧,封爵一等公,加封太保衔;其父年遐龄,封爵一等公,兼领太傅衔;赏加一等男世职,由次子年富承袭;再赏给一子爵,由其三子年斌承袭。
年羹尧所得恩宠,还主要体现在手中掌握的巨大权势上。巅峰时期的年羹尧,权势之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北王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皇帝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也就是说,此时尚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俨然成为了西北地面上绝对的一把手。 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又授予年羹尧“辖区内一切文武官员任免之权”;即使有外省官员调入西北,雍正皇帝也会首先询问年羹尧的意见,“据实情奏来,朕依尔所请敕行”。自此,年羹尧成为节制青海、山西、四川、贵州、云南五省的西北大员,军政庶务尽数掌握,绝对称得上“西北王”。
2、总理事务王大臣 除了在西北地区拥有滔天权势,雍正二年冬,年羹尧入京觐见期间,雍正皇帝命其和大学士马齐、隆科多等人共同处理军国大政,令其“传达旨意,书写上谕”并明确宣布年羹尧“能宣朕言”。也就是说,在京期间的年羹压,俨然成了一位权势极大的总理事务王大臣。 即使不在京城,年羹尧也拥有直接参与朝政的巨大权力,可对官员优劣、任免、奖惩乃至国计民生大政直接上报雍正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年羹尧虽然始终没能进入内阁、军机处等权力中枢任职,但拥有的权力已然超过了朝中的大员们。
3、“年选”之权 “年选”,即经年羹尧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几乎没出现过驳回、更改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年羹尧周围形成了一个以川陕甘官员为骨干力量的政治集团,“异己者屏斥,趋赴者荐拔”。此时的年羹尧,远比待在雍正皇帝身边的隆科多权势大。 巨大权势之下,年羹尧势必生出嚣张表现,我们以几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行文诸督抚,书官斥姓名;(对于封疆大吏,从来就没讲究过同僚之谊,更无行文名讳避讳说)
侍卫从军,使为前后导引,执鞭坠镫;(拥有高等行政级别的侍卫,那是护卫皇帝的亲军,竟被年羹尧用来牵马坠蹬) 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年羹尧虽有公爵在身,但其最高官职也只是川陕总督,竟让同级别的督抚跪道送迎,作死表现太过明显) 蒙古诸王公见必跪,额驸阿宝入谒亦如之;(蒙古王公、当朝额驸,都得跪见,年羹尧还真把自己当成西北“土皇帝”了)
向来,年羹尧也是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但前朝历代“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的经验教训却没让其生出半点警醒。由此可见,《清史稿》对其“凭藉权势,无复顾忌,即於覆灭而不自怵”的评价,至允至当;对其“罔作威福,古圣所诫,可不谨欤”的感叹,也颇令人感触。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宗实录》、《啸亭杂录》、《清史稿·列传八十二》、《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