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不少基层职工和退休人员对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充满期待,特别是关于“退休生活补贴”是否还应继续发放,引发了广泛讨论。在城市和农村结合部,许多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员工,虽然名义上属于“铁饭碗”,但退休后的真实生存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这一切都与现行养老金体系与补贴政策息息相关。


回顾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曾经采用的是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退休后可领取远高于企业职工的退休金。

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2015年起,为了缓解养老金差距,实现制度公平,国家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同步设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说白了,是单位与个人共同缴纳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受国家政策保护,但具体收益却与各地的经济基础和单位实际缴费能力紧密相连。


要了解退休生活补贴的去留,首先需要看到基层现实。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县镇一级的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紧张,专业岗位的晋升空间有限,导致很多基层公务员、教师、卫生院职工最终月工资寥寥数千元。

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参与职业年金缴纳后,他们每月额外扣除2%左右的工资,单位按规定同步缴纳,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管理投资,收益直接决定退休后的年金水平。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年金计划资产达2.7万亿元,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年均收益率约为6%—7%。行业数据显示,一名基层机关工作人员,假设连续正常缴费30年,退休时能获得的职业年金累计本金不会超过10万元人民币,每月可领取金额约为300元至600元之间。这与其退休主项养老金形成补充,但距离完全替代传统退休生活补贴尚有差距。


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而补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多年前。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考虑到退休人员基本保障难以满足生活需求,地方政府才设立了各类“生活补贴”“待遇补助”或“艰苦边远岗位津贴”等。以山东、四川、江西等地为例,不同地级市、县向退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每月发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的生活补贴。这笔钱虽不属于工资,但在基层却直接关系到不少老人的温饱。


“家中只有我们两口人,儿子常年外出打工,退休工资加补贴加起来每个月四五千元,还要节衣缩食才能撑到月底。”这是一位江西农村退休教师的话。纵观整个三线以下城市和广大乡村,独居老人比例持续上升。由于长年工作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他们过去的工资基数较低,现在即使合并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实际到账的养老金水平依然有限。面对持续上涨的医疗支出、生活开销,仅靠职业年金兑现的那点增量,难以弥补物价飞涨带来的压力。


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从政策层面来看,职业年金只是为养老“添砖加瓦”,而非“顶梁柱”。人社部历年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职业年金作为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形成互补,不能替代基本保障政策。”因此,现行的退休生活补贴并没有立即统一取消,全国各地补贴金额和政策依旧由地方财政自定。有学者分析,职业年金的实施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提高退休收入,特别是中西部和欠发达县镇,补贴依然不可或缺。有专家指出:“社会支持网络越薄弱、再就业机会越少的地区,退休生活补贴的必要性越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补贴与保障的变动对退休人员心理冲击不可低估。不少老人群体在接受新政策后对未来充满焦虑。他们担忧年金投资波动增加风险,对生活补贴可能被削减表示无奈。心理学相关研究发现,财务安全感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而对于那些身处农村和小城镇社会联系较弱的老人来说,失去稳定补贴可能进一步削弱归属感和生活信心。


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未来,经济社会转型下,怎样在保障机制创新的同时兼顾弱势群体的生活安全,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一方面,建议国家加大对“三农”地区的补贴统筹力度,合理调整职业年金和养老补贴的发放比例,让公共福利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倾斜;另一方面,提高职业年金投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长期稳定增值,更好惠及广大基层人员。


职业年金实施后,退休生活补贴可以取消了,这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职业年金固然给制度带来革新,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有政策、经济、社会、医疗支持等多方面协同努力,才能让生于草根、奉献一生的老年人真正拥有温暖守候的黄昏岁月。对于农村和小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者而言,生活补贴暂时不可取消,唯有保障他们的现实福祉,才谈得上养老改革的温度与人情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