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中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述的就是炼铜工人热火朝天工作时的场景。冶炼是一种提炼金属的重要技术,在我国古代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历程,其中又以铜的提炼技术最为成熟,因而青铜器也被视为原始人进入氏族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冶炼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新物品被生产了出来。透光镜就是其中之一。 中华民族冶金技术是我国独立创造的,而青铜器就是最早被发现并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青铜刀具,表明在龙山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冶炼铜器之法,可以制造出镜子、小刀、锥子等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具。
▲青铜匕首 01 在这其中,铜镜便是古人最常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具。现代我们使用的从西方传过来的玻璃镜子,那么古人所使用的铜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铜面真的可以清晰映射物体吗? 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认识:铜镜并不是由纯铜制造,而是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而成;最早它也并不是用作镜子,而是一种祭祀所用的礼器。 直到西汉末年,铜镜才渐渐走入民间,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之一。 最早古人用铜盆盛水以自照,充当镜子的功能。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人们渐渐发现了使用铜锡或者银铅可以制造出美观又方便携带的镜子,铜镜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它一般被制成圆形或者方形,正面以铅锡磨砺光亮,背面雕饰图案,可以清晰地照出面部。春秋以前的铜镜非常少,战国时期才开始盛行,产量大增的同时,花纹装饰等也日益精美。
▲战国龙纹铜镜 02 目前流传于世的镜子很少有秦代以前的,汉代才开始增多。汉代镜子多有镶嵌珠宝,且花纹明丽,其上雕刻的字迹清晰。因为古代镜子常常用于陪葬,所以各地出土古镜大多出土于墓穴之中。也正因深埋地底千年,才能让这些制作精美的铜镜几乎被完好保存下来。 在古代众多铜镜中,除了花纹与名字不同外,大多数镜子是十分相似的,唯有一种特殊的存在——透光镜。 透光镜有“魔镜”之称,它铸造于西汉中晚期,在光学和力学原理尚未被发现,或者说尚未成为体系知识流传下来时,这种镜子堪称物理学上的奇迹。1977年,江西萍乡西汉古墓中发掘出第一面出土的“透光镜”,它直径7.4厘米,净重约50g,只是一面精巧的手镜,其上的花纹也并不华丽,仅背部有一行“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铭文,也是汉代镜子中十分常见的铭文。
▲西汉“见日之光”镜 03 它的真正特别之处在于,在将光源对准铜镜正面时,毫无疑问会有反射的部分光线。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它反射出的映像是铜镜背部的花纹和铭文,而不是纯粹的“光的反射”!这也是这面镜子被称为“透光镜”的原因,倒映出来的结果仿佛是光源从背后穿过了“镂空”的铜镜一般,极具神秘色彩。 古人一直把这种镜子奉为“神物”,外国人则直呼其为“魔镜”。 可惜的是,“透光镜”的制造技术在宋代就已经失传了。 然而在目前上海博物馆所藏的数万枚铜镜中,只有4件能够透光,都是汉代的产品,堪称无价之宝。 而相关专家也表示:透光镜的制造技术之难,即使在现在也无法复制。
▲西汉青铜镜透光镜 我们敬爱的总理当年视察博物馆时还曾询问透光镜原理,可惜当时的研究人员研究的时日尚短,并没能找到其中原理。但其实,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一章中就有所暗示:“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 沈括的意思是铜镜中有铭文的地方厚一些,冷却得慢,铜收缩得多一些;其他地方冷却得快,铜收缩得就会少一些。近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铜镜透光是因为表面厚薄分布不均,但是这种不均的差异只有几微米,并非人肉眼可见;而且这种特殊的形变并非纯天然,与工匠打磨的方式也有关。 但显然,这种打磨方式并未大规模推广,只是偶尔能有一两位工匠碰巧打磨而出罢了。
▲汉朝透光镜结构原理
结语
明清以后,铜镜逐渐被更轻巧的玻璃镜代替,退出了它活跃了数千年的历史舞台,现在唯有在博物馆中才能见到铜镜。然而铜镜虽然没落,古人的铸造技术仍然值得我们这些后人赞叹。
参考资料: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梦溪笔谈·器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