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半年之前,莫迪还被特朗普搂在怀里称兄道弟,但现在莫迪正被特朗普按在台面上开喷。,美印关系彻底翻脸了。
今年2月,莫迪访美,特朗普高调接待,两人握手、拥抱、互相吹捧。印度人当时真觉得自己和美国已经是一条船上的兄弟。印度媒体甚至公开表示,声称美国深深地爱着印度,因为只有印度才能抗衡中国。

可半年后,特朗普一记重拳砸了下来,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还放话说印度是“经济垂死国家”。更狠的是,特朗普把印度和俄罗斯并列,还威胁印度继续买俄罗斯石油就要付出代价。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特朗普连发四条帖文,批评印度的关税,以及拖沓的谈判方式,还点名印度不配合美国,在贸易和地缘政治上站错了队。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和印度怎么就闹到这一步了?到底是谁把这事搞砸了?
答案其实很清楚,莫迪犯了一个大错误,他把印度当成了中国。他以为印度可以像中国那样,在和美国打交道时强硬一点,美国就会让步。他以为印度有足够的筹码,跟美国谈条件。但事实是,美国并不把印度当作对手,而是当成随时能捏的软柿子。

中国能和美国关税打平,靠的是庞大的制造业体系,是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地位。可印度有什么?出口结构单一,市场开放有限,制造业薄弱。印度还抱着对美国的幻想,处处自视甚高,却没有真正的硬实力。
莫迪政府一直宣扬“印度制造”“大国崛起”,可到关键时刻,却连一个像样的反击都没有准备。面对25%的关税,印度除了嘴上抗议一番,实际上根本无计可施。最让人尴尬的是,这次连一份像样的报复清单都没拿出来。
不仅如此,莫迪还压根没有给印度留一条后路。首先,莫迪拒绝加入“一带一路”,也没参加RCEP,连东亚的经济圈都不愿意融入。它一边想当亚洲的老大哥,一边又处处设贸易壁垒,还总在金砖内部搞特殊。可以说是一步错,步步错。结果等到美国翻脸,发现没有后路。
莫迪错就错在,以为印度的身份和中国一样重要。不可否认,印度当然是个大国,也有发展潜力,但在国际博弈里,印度还没有那个地位。尤其在特朗普眼中,印度就是个可以拉拢就利用,不顺眼就打压的对象。特朗普的外交思维很简单:你要么听话,要么就挨打。
因此,这次的关税不是一个偶发事件,它是一整套施压手段的一部分,换句话来说,特朗普早就吃定了印度。除了25%的基本关税,特朗普还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高达100%的额外关税,甚至还把印度拉进“金砖国家加税10%”的名单里。三重打击之下,印度出口基本上就是被封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看出来,莫迪想借着中美之间的矛盾浑水摸鱼,但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印度反倒成了棋盘上的弃子。现在的局面是,印度既不愿彻底倒向俄罗斯,又不敢得罪美国。
对此,印度的媒体也开始焦虑了。有人开始羡慕中国,说“为什么中国能逼美国延长关税休战,而我们却只能挨打?”还有人呼吁,印度应该向中国学习,采取强硬手段。可问题是,印度没那个底气。你没有强大的出口能力,没有稳定的产业链,拿什么去跟美国硬碰硬?
接下来局势将如何发展不好说,但肯定的是,特朗普不会轻易收手。他现在要的是一个对俄罗斯强硬的全球联盟。而印度不但没配合,还公然继续买俄油,还倒卖。对此,特朗普当然要杀鸡儆猴。
而印度内部的问题也来了。议会开始闹了,反对派抓住机会猛攻莫迪,说“你不是说和美国关系铁吗?怎么被羞辱成这样?”莫迪在国内一向强势,但这次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最关键的是,美国这次不仅是在打关税,更是在打印度的“大国自尊”。特朗普的幕僚公开说“印度不重要”、“不是主要玩家”、“不可靠”。说实话,美国这些帽子扣下来,可比关税的杀伤性更大。
总之,莫迪最大的错误,是错把印度当成了中国。错把特朗普当成了拜登。更错把印度的“大国梦”,当成了现实。印度这一次,是彻底栽在了特朗普手里。
来源:《美印关系现裂痕,莫迪呼吁推“国货”,印度无视特朗普威胁“坚持买俄油”》 环球时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