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落下帷幕,此次天后王菲登台表演了一首名为《世界赠予我的》引发了大量网络热议。而就在春晚之后,一条“她1小时写完王菲新歌的词”冲上热搜,其中作词人表示:落笔一小时完成歌词初稿,王菲演唱版本改了几个字。令她意外又开心的是,“世界赠与我一场病”这句歌词中“病”字并改,“我觉得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痛点,正所谓”正面痛苦报之以歌。“
此条热搜冲上之后,却并没有引来大量网友的称赞,而是有着许多网友开始吐槽:歌词没有质量。
那么从音乐歌词市场的角度来切入,这个歌词的水准到底如何呢?今天我们以音乐工业视角,就《世界赠予我的》做出具体的歌词分析,同时对比历届春晚的热歌歌词,来具体解析。
《世界赠予我的》 VS 《时间都去哪了》:工业化套路,安全但空泛,缺乏主观突破!
《世界赠予我的》是一首模块化结构:春晚歌词的“乐高式”组装。《世界赠予我的》的作词,是一个非常工业思维的标准化段落公式,我们以《时间都去哪了》来做一个具体对比就知道网友们的吐槽到底是不是直中要害,还是无的放矢。
1:《世界赠与我的》:以“双有人”开场:每段以“有人...有人...”来激活群体共鸣,比如说“烟火/晚风”、“情歌/晚钟”。这种“有人的针对化群体+虚化”的标准化作词框架,其实是一种非常标准化的零失误作词方式:
- 好处是:“安全”。这样写是永远不会出错,“有人”分化了群体,从集体走向了个例,却并没有将个例更大的精准化,而下一句就转变为了另一个有人。整体都浅尝辄止,不做深入的探寻,和文学氛围的构造。
- 坏处是“缺乏代入感”,只是单纯的描边显得极为空泛,并没有情景、故事的具体描写。泛泛而论其实是一首歌词的歌词非常忌讳的,好似什么都要,实际上却只是站在隔岸的单纯点评,不做主观描写,眼中缺乏真实性。
《时间都去哪了》则完全不同,是以完美的故事化文学情景塑造。具有非常多的记忆,来塑造一个1970年-2000年的中国家庭:“记忆中的小脚丫、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这是一个典型的主观情感描写,作词人有着非常多的情感累计,全部都是具有人性主观观点。我们进行一个简单意象对比:
对比歌词 | 《时间都去哪儿了》 | 《世界赠予我的》 |
意象系统 | 超高清生活特写(老树新芽/小脚丫/皱纹) | 4K壁纸式景观(晚风/星云/烟花) |
情感触发机制 | 生理记忆唤醒(嗅觉/触觉再现) | 心理概念映射(符号化情绪包) |
时空坐标 | 1970-2000年代中国家庭史诗 | 时代的空泛,似乎包容万物 |
2:《世界赠与我的》有一种数据时代的轻量化处理,缺乏生活的重量和人生的情感波动
《世界赠予我的》歌词核心是基于有人“借赠”的两段式为主:有人借物(时光/懵懂/白云)→动作(停等/追赶/思考)→馈赠清单(情感+具象物)。在作曲和作词之中,歌词需要完成的使命是:确保作曲的Hook动机足够拥有记忆。而很显然,《世界赠予我的》是缺乏动机的,或者说“赠予”作为动机,但是在完成形式上更像是押韵+意象排比堆砌。
在商业音乐之中,歌曲的动机也就是:Hook,用于钩主听众的核心记忆。比如说《时间都去哪了》钩子就是这一句不断重复询问的”时间都去哪了”,但是《世界赠与我的》Hook动机钩子的存在感,是很弱很弱的。整体的排比,本身就缺乏一种强烈的情绪。而且他的意象一直在变动,而又不具备相互的关联性,比如说:
- “虫鸣”、“雷霆”AI押韵的辞藻堆砌感较重。
- “赠我一场病”,“治愈摇风铃”,尾音意象的“病”与“摇风铃”之间,存在一定的意向割裂。更像是因为“虫鸣”、“雷霆”的“ing”押韵。上一句在“病”,下一句的“治愈”却并未强化,这会给人一种“病的不重的小感冒感”。歌词的本质是要构造出一个对比的情景,而情景是否让人深刻,“病”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感冒也是病、掉头发也是病,很显然过于表面和轻量化了。
整体的作词心思上,押韵的存在感过于割裂。而更深层的情绪表达极为含蓄和模糊。这样的歌词其实在整体的商业动机上是非常不利的。并没有太多的惊艳之处,作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抹除了,只是作一种基于客观的综合和白描。这样的歌词其实就是:动词和形容词的累计,极大的弱化了作者的强烈情绪。
一首歌能否打动人,歌词很关键。但是《世界赠予我的》显然是走轻量化处理,缺乏一种落在实处的生活重量和人生的情感波动。这个的歌词其实相比于王菲的咖位,其实是不够的,或者说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3:《世界赠予我的》的工业思维较为严重,作词其实应该少一点工业套路化
在结尾的部分:《世界赠与我的》都是普遍以金句收尾:每段末句植入价值观(“称颂造梦者”“好故事眷顾好人”“愿安心”)等等,同时在对于歌词的情感计算是以对冲思维为主:情绪对冲模型:每段赠予的清单必含 “正向+负向”元素(雷霆/月、病/痊愈、空/真情)。
所以整体上《世界赠与我的》作词思维是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工业化表现:
- 以“有人”作为主歌视角切入点起手。
- 以金句作为段落结尾,实现旋律的衔接。
- 以“赠与”作为核心排比。
这样的写作方式,比较偏向于应试作文的思考,“有某某名人曾经说过”,加一个金句。最后在一个升华。这样的作词水准属于行业平均水准,作词以安全为主,但缺乏一定创意和艺术突破。
综上,《世界赠予我的》整体的作词水准较多的运用了工业化的标准范本思维,以“安全”为核心,进行创作,整体走向了“轻量化情绪”的点到即止。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