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 提到民国时期的“才女”,很多人会想到林徽因、陆小曼、吕碧城、张爱玲等,她们都是敢于冲破封建牢笼,渴望自由的新女性。 在那个才女辈出的年代,还有一个女子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着浓妆艳抹的一笔,她就是苏雪林。 与林徽因等人不同,苏雪林被人们熟知并不是因为她的文章和学术研究,而是因为她痛骂鲁迅的“毕生事业”。 虽说才女多有不羁的性格,但回望整个民国时代的才子佳人,却鲜有苏雪林这般“两面三刀”的人。 其实,在1936年鲁迅去世之前,苏雪林并不是这样。
苏雪林 1897年,苏雪林出生于浙江一户书香世家,在那个民智未开的时代,“书香”二字也仅是针对家中男子,对于女子而言只有“无才便是德”。 成长在封建礼教大家庭的苏雪林,自小便被祖母强迫裹脚,而与大多数默默接受命运的女子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苏雪林越发“叛逆”。 看到家中兄长都去学堂读书,苏雪林的心也蠢蠢欲动起来,年幼的她渴望读书,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 苏雪林的想法无疑和封建家庭的观念相违背,在家中长辈的百般阻挠下,15岁的她开始了艰辛的抗争历程。 为了能够走进学堂,苏雪林不惜以绝食相抗争,起初,她的抵抗并未引起家人的注意,面对女儿的“胡闹”,苏父采取的态度是置之不理。
苏雪林(中) 在苏父看来,女儿绝食的闹剧很快便会因为饥饿难耐而告终,然而未曾想到的是,苏雪林竟真的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水米不进。 看着脸色煞白,几乎要晕倒的女儿,苏父只得做出妥协,答应她可以先在祖父衙署所设的私塾里跟读。 因为是女学生,老师从未对苏雪林有任何期望和要求,但苏雪林却很争气,不仅熟背了《三字经》《千字文》等,每每考试也是名列前茅。 然而好景不长,在私塾跟读了一年多后,男孩子们都考去了外面的学堂,苏雪林不得不辍学回到家中,这一年她17岁。
苏雪林(前排右一) 本以为满足了女儿读私塾的愿望后,她便会回到家中安分度日,但是没过多久,苏雪林又故伎重演,闹着也要考学堂。 清末民初,大多学堂是不允许女子入学的,女子学堂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面对女儿的老调重弹,苏父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了。 苏父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对女儿的纵容,才令她越来越任性,若不严加管教,将来恐怕要闹出笑话,甚至托媒人为她寻找婚配的人家。 听到父亲要将自己嫁出去,苏雪林急得哭了起来,她知道,一旦嫁人,从此便会过上相夫教子、暗无天日的日子,而这是她最不愿看到的。
苏雪林 不得不说苏雪林是一个十分刚烈的女子,在与父亲沟通多次无果后,为了反抗家庭的安排,苏雪林毅然拿起剪刀横在脖子上,以死相逼。 眼看女儿的脖颈上已被划出了一道血痕,生死关头,苏父没有其他选择,只得答应了苏雪林报考学堂的要求。 就这样,苏雪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省立初级女子师范学校。 在后来苏雪林写给好友的书信中,她曾说到:“我是宁愿死,都不愿过那种一辈子相夫教子、不谙世事的平庸的生活。” 在女子师范学校学习了一年后,苏雪林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自此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初入高校的苏雪林带来了新的生机,本就对封建三纲嗤之以鼻的她,找到了精神上的信仰。 在此期间,苏雪林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尝试白话文写作,并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时事评论,很快便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除了新文化带给她的冲击外,耕耘在北京各高校的名人志士亦对苏雪林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包括李大钊、胡适、周作人在内的一众文学大家,都曾是苏雪林的老师,但对她影响最大,也是她最为推崇的,却是鲁迅。 不能否认,鲁迅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杆大旗,他的《狂人日记》更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
鲁迅 苏雪林视鲁迅为偶像,每每鲁迅的课程,她总是提前两个小时到教室,只是为了可以占到最前排的座位,与偶像的距离更近一些。 苏雪林对鲁迅的痴迷不仅于此,每次鲁迅有新的文章发表,她总会抢先买来刊物拜读,读过之后觉得不过瘾,还要再抄写一遍才心满意足。 苏雪林每次发表文章之前,亦都会先寄给鲁迅一份,鲁迅每日收到的读者来信堆积如山,能回复的寥寥无几,而苏雪林却仍坚持这样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为鲁迅寄出几十封信件后,苏雪林终于得到了鲁迅的回信,虽然只是寥寥几句对文章的修改建议,也令她兴奋不已。
鲁迅 后来,苏雪林更是将鲁迅的这封信,找裱画的师傅裱了起来,终日挂上校舍房间的墙上,每日都要看上几眼。 有时,苏雪林也会鼓起勇气,趁下课时跑到鲁迅面前,先是深深地鞠躬,随后便请先生为自己的文章做指教。 面对如此谦卑恭敬的学生,鲁迅也常会驻足帮她看上几眼,每每对她的指点,苏雪林都会牢记在心。 毕业后,苏雪林瞒着家里加入到留法学生运动中,为了防止家人阻挠,直到前往法国的前一天,她才通知家人。 关于苏雪林出国深造的原因,除了受新文化思潮和救国运动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她有着常人所不及的野心。 一个人崇拜谁,往往就渴望变成那样的人,在苏雪林看来,人生在世若能像鲁迅、胡适一样被世人所知,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而鲁迅、胡适这样的大文豪都曾有过一段留学经历,包括林徽因、吕碧城在内的才女名媛也都在欧洲有过深造。 在当时苏雪林的心中,认为出国深造是自己成名前的一次镀金的机会,她又怎么会放弃呢?
苏雪林 但与偶像不同的是,苏雪林来到法国后,由于水土不服,经常生病,这或多或少影响着她的学业,也令她倍感焦虑。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讽刺的消息,令她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在苏雪林留法期间,父亲在国内为她定下一桩婚事,对于接受新文化思想多年,又身在法国的苏雪林来说,这莫不是一个巨大的玩笑。 自己拼命与家庭对抗,求学,最终出国深造,难不成就为了归国后与素未谋面的丈夫过相夫教子的日子? 苏雪林为此多次给信给父亲,要求取消婚约,但都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斥责,母亲也因此急得病倒了。
琼瑶(左)与苏雪林(右) 在父母看来20出头还未婚配的女子,将来很难再嫁出去,他们也是为了女儿的幸福着想。 这个世界往往就是这样,一报还一报。 当初苏雪林以死相逼换得求学之路,如今母亲同样以死逼婚,出于对母亲的孝心,苏雪林不得不认下了这门亲事,好在对方也是一位文人。 苏雪林虽是一位新女性,但是在她的心灵深处,却并没有她自以为是般的新潮,也许只是对于“偶像”般生活的向往。 在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上,多少还是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一点恐怕她自己都没有清晰的察觉。 回国后,苏雪林与素未谋面丈夫张宝龄在苏州完婚,但作为条件,苏雪林要求丈夫必须支持她在校任教。
苏雪林与张宝龄 就这样,经人介绍,苏雪林成为东吴大学的一名古典诗词教员,在此期间,苏雪林也并未放弃文学创作。 在东吴大学任教期间,苏雪林偶有几次遇到前来客座讲课的鲁迅,虽同为学校教员,但在鲁迅面前,苏雪林依然以“学生”自居。 每每见到自己的偶像,她都会毕恭毕敬的行礼,用现在的话说,苏雪林就是鲁迅的“粉丝”,鲁迅对这个曾经的学生,也是尊敬有加。 1928年,苏雪林第一本散文集《绿天》出版,她第一时间将此书寄与鲁迅,并特意在扉页上写道:“鲁迅先生教正学生苏雪林谨赠”。
鲁迅 在此后的各种刊物中,苏雪林亦是鲁迅思想的忠实追随者,每每发表文章必有赞美鲁迅之词。 可以说,回国后的苏雪林对鲁迅的崇拜相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鲁迅是中国文学界的泰斗,足以占据世界文学史的半壁江山”;“五四运动期间鲁迅创作的文章,足以让他永远站在中国文坛的顶峰”。 这种充满着奉承味道的赞誉,充斥在苏雪林的文章之中,也为她在世人的眼中博得了一个“鲁迅门徒”的称谓。 但是,除了奉承鲁迅博得世人的一点点目光外,苏雪林在文学上的成就始终不温不火,这和她念念不忘要成为名人的目标大相径庭。 奈何才华与名誉并不是仅仅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不能否认鲁迅、胡适等名家的努力和学识,但也绝少不了对文字运筹帷幄的天分。 自感怀才不遇的苏雪林,只得一边创作,一边以“鲁迅门徒”的身份,继续沾着恩师的光。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在1936年10月19日后发生了改变,这一天鲁迅逝世,全国上下一片悲恸。
鲁迅 令世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举国上下高喊“鲁迅精神永存”之时,作为“鲁迅门徒”的苏雪林,却突然举起了“反鲁”大旗。 自古文人相轻,鲁迅在世时,很多文坛名士都曾因观点不同与鲁迅有过口舌之争。 而鲁迅不愧为文坛的常青树,笔墨之间便将世人的质疑一一驳回,尽显大家风范。 虽然在鲁迅生前反对他的声音不绝于耳,包括胡适、林语堂、梁实秋、沈从文、郁达夫、陈西滢等大家在内,都曾与鲁迅针锋相对过。 但这些人亦都是坦荡荡的君子,在鲁迅死后,并未有人借机“报仇”,反而纷纷发表悼文,纪念这位文坛巨匠。
胡适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苏雪林“反鲁”的声音,显得尤为刺耳,一度成为国内文坛关注的焦点。 苏雪林对鲁迅的谩骂,是从她写给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一封书信开始的,她在信中极力反对蔡元培加入鲁迅治丧委员会。 随后更是洋洋洒洒数千字,将鲁迅描述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打击异己,衣冠禽兽的无耻小人。 对于鲁迅的文章,苏雪林也一改往日的推崇追捧,认为鲁迅杂文小说一无是处,对国人劣根性的病态描写影响了中国青年的身心健康。 更是用“祸国殃民”、“睚眦必报”、“指桑骂槐”、“阴险毒辣”等词汇,对鲁迅大肆批判。
鲁迅 蔡元培在收到苏雪林的信件时,一时摸不着头脑,自己和苏雪林平日并无交往,为何在此时会写这样一封信件给自己呢? 虽有众多疑问,但是蔡元培对苏雪林诽谤鲁迅的言语却十分不满,在他看来,鲁迅是新文化革命的民主战士,理应受到国人的尊敬。 见蔡元培未对自己做出回复,苏雪林竟然将这封信原封不动的在报刊上发表了,并取名为《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引发社会一片哗然。 文章发表后,连过去与鲁迅有过节的文人们都看不下去了,尤其是胡适,觉得苏雪林的评价有失公允,而且在人身后提及,缺乏君子风度。
胡适 为此,胡适特意写信给自己曾经的这位学生,对她文中有关鲁迅的评述进行了反驳,并建议苏雪林,应客观公正的看待鲁迅。 面对胡适的劝诫,苏雪林并未像对蔡元培一般进行回信,而是直接将自己给胡适的回信发表在了报刊上,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 这封信,苏雪林取名为《与胡适之先生论当前文化动态书》,但是重点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骂鲁迅。 苏雪林对鲁迅的叫骂并不是一时冲动,在鲁迅去世后的一年中,她相继发表了十几篇文章,篇篇都是针对鲁迅而作。
苏雪林 更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是,苏雪林对鲁迅的叫骂,居然持续了五十年之久,到底是怎样的仇恨,令这个曾经的忠实粉丝毅然反水呢? 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后世对苏雪林“反鲁”的原因大致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说法是,苏雪林曾遭到鲁迅的怠慢,那时,苏雪林的《绿天》刚刚出版,在书局一次宴请作家们的宴会上,苏雪林遇到了恩师鲁迅。 原以为有师生这一层关系,鲁迅会跟自己更加熟络,见到鲁迅的苏雪林热情的边打招呼边伸出了手。 但鲁迅却并未同她握手,只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
鲁迅 在众目睽睽之下,苏雪林只得尴尬的钻了钻拳头,收回了悬在半空中的手,鲁迅的态度让苏雪林感到一阵侮辱,因此怀恨在心。 关于这种说法,其实是苏雪林不了解鲁迅的性格,鲁迅为人耿直,个性孤僻,从不奉承,因此常令人觉得冷漠,其实并无不敬之意。 为此而痛骂五十年,未免太过小题大做。 第二种说法,是为胡适报仇,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时,胡适曾经教过苏雪林,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苏雪林对胡适还是敬重有加。 彼时,胡适和鲁迅虽然同为新文化阵营的领军人物,但在学术和政治观点上,二人存在巨大分歧,为此二人没少写文章隔空博弈。 但是,几乎每次较量,胡适都被驳斥得体无完肤,败下阵来,出于对胡适的敬重,苏雪林便打算替胡适“出气”。
胡适 但是连大名鼎鼎的胡适都不是鲁迅的对手,苏雪林自知自己的实力更是以卵击石,只能在鲁迅死后才敢对他横加指责。 关于这种说法也很奇怪,如果苏雪林对胡适这般尊崇,又何故做鲁迅的“粉丝”那么多年。 而且除了一年的师生关系外,胡适似乎和苏雪林也没有其他的交集,所以这种说法亦是站不住脚。 在笔者看来,苏雪林的“反鲁”行为,完全是一场自编自导的闹剧,目的就是令自己声名鹊起。 其实,苏雪林对鲁迅生前的崇拜,未见得是装腔作势,在当时,鲁迅是文坛鲜明的旗帜,无论是文章还是收入,几乎触及了文人的天花板。 因此,作为学生的苏雪林对这样的人物产生了崇拜之情,是无可厚非的,她自然也会向往可以成为鲁迅一般的人物。 虽然自己也有作品问世,但是在那个名家辈出的年代,苏雪林却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因此,苏雪林借鲁迅之死这一时机,为自己博得了世人的关注,包括借蔡元培和胡适之名发表的文章,都是为此。
苏雪林
也许,在苏雪林做出“反鲁”这个决定之前,也曾有过犹豫,但名利的诱惑最终战胜了道德。
1949年解放前夕,由于对革命英雄鲁迅的诋毁,在大陆无法立足的苏雪林,不得不跟随国民党逃到台湾。
然而逃到台湾的苏雪林却“因祸得福”,因对左翼联盟领袖鲁迅的攻击,她倍受反动当局的推崇。
因此苏雪林再次执笔,继续做起她抨击鲁迅的“事业”。
假事做久了自己也会信以为真,直到1986年,89岁高龄的苏雪林还会在文章中时不时地骂一骂鲁迅,此时距鲁迅离世已经过了50年。
半个世纪的谩骂令苏雪林如愿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只是不知道靠“骂死人”而成名的她,在死后会得到世人怎样的评价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