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回家,都有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那棵树好像老了些,就像爸妈脸上的皱纹又多了;这条崭新的柏油路,曾经泥洼不平,但洒落着当年纯真的笑声;何必到景点去凑热闹,村里的环境不输城里的公园,真想在家里多待几天……旧时的记忆和崭新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让人唏嘘。

今年春节的八天假期,你若回村,除了阖家团聚、走亲访友,不妨到村史馆里看一看吧。

在这些“村级博物馆”里,有老物件牵动着童年的记忆,老照片牵引着乡愁,也有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新的气息。

或许,从这些岁月的痕迹中,人生的来处和去处,乡村的过往和未来,都将慢慢变得清晰和明了。

香积寺村

古树、老碗和旧刀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香积寺》,恐怕是最有名的“村史”之一了。

寒冬的早晨,记者来到长安区香积寺村。关中传统民居样式的村史馆门楼前,那棵盘根错节的粗壮槐树,就是一道风景。

过年回家找到乡愁

老一辈的村民告诉记者,香积寺村各家各户都有栽植树木的习惯,村内最大的几棵古槐、老皂角树曾是人们吃饭、乘凉和谝闲传最佳去处。

这种充满乡情的画面,有一个流传更响亮的名字——“老碗会”。“为啥叫‘老碗会’?过去人们吃饭用的都是大碗,土话把那叫老碗;那时候,大家作息时间都差不多,各家吃的也基本一样,到了饭点就圪蹴到一堆,边吃边谝,像开会一样,就这么叫下来了。”58岁的村民王红革一边翻着村志一边回忆,“那时候邻里乡情重,多的时候‘老碗会’得有几十人。”

“你猜这是干啥用的?”站在一把长约40厘米、宽约15厘米,锈迹斑斑的大刀面前,驻村的选调生马懿凡故意卖起了关子。记者猜了几个都不对,她才揭晓答案——凉皮刀。

“那把凉皮刀是我们王家的,自我记事起就有这把刀,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村民王军自豪地说,民国初年,王家祖上在园子(巷)安家,就置办了这把凉皮刀,在几户中流转。“那时候凉皮刀也算一个大件,不是家家都置办的。谁家蒸凉皮了,就得去寻刀。”

过年回家找到乡愁

在王军心里,这把凉皮刀早已超出了功能的意义,凝聚了一个家族传承百年的侧影。

发展与变迁同样凝缩在这一方天地里。一面结婚留念镜上面彩印着“婚姻自主”四个大字。驻村第一书记郝卫峰告诉记者,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前后的物件。

这里还有村民们奔向美好生活的轨迹。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砖瓦厂、水泥预制构件厂、翻砂铸造厂等社队企业,到如今村民们经营的养殖、建材、运输、加工、商业等门店,以及遍地开花的农家乐,短短的字里行间,世事已经变化万千。

杜角镇村

子午古道通南北连古今

长安区子午街道杜角镇村的村史馆,就在建于明代的城门洞里面。

“子午街道得名于子午古道。我们杜角镇村是子午古道北口第一个村,是连接关中和陕南的旱路码头。”讲到子午古道地图时,65岁的村会计杨春曹不自觉流露出骄傲和自豪。

过年回家找到乡愁

子午道是古代从长安穿越秦岭通往陕南及川蜀的一条道路。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书载:“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午道”一词出现得更早一些,《战国策·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中记载:“一军塞午道”。对此,宋人鲍彪注:“长安有子午谷,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午道秦南道也。”

秦岭横亘南北,漫长的历史中,子午古道的交通作用绵延了2000余年。直到1958年西万公路修通后,子午古道才渐渐沉寂了下来。杨春曹曾听老人说,解放前,村里人口500人左右,每天南来北往行商的路过的,也在这个数上下,村里商铺多、货物多、客商多,非常热闹。

出南城门再向南行几百米,就是子午古道。古道入口两株柏树历经1500多年沧桑,依然苍劲翠绿,过去跑南山的人,越过崇山峻岭,出了子午峪,就可以在这歇歇脚。村史馆里多见藤编器物,造型和陕南、四川一带相似,也印证了这些历史。

村史馆里还隐藏着一段延续近百年的戏曲情缘——从昔日秦腔名旦安鸿印教戏到如今的村自乐社获奖,有种历史流淌的感觉。

过年回家找到乡愁

据驻村第一书记刘卫峰介绍,杜角镇村原名南豆角村,因为村子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清末民初就有弹弦唱曲的艺人,为往来客商提供娱乐消乏解闷。安鸿印先生的从艺之路就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据《千年子午》记载,安鸿印先生扮相秀美、嗓音甜润,《黄河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退休后,他把这本戏原封不动地从西安三意社搬回了家乡的舞台,一招一式地教授给大家。“所以说,咱自乐社是有历史渊源的。”

上世纪40年代,自乐社闻名四乡,甚至还将演出带到了西安城。自编眉户剧《领回土地证》《小二黑结婚》《梁秋燕》等,都曾轰动一时。2006年,自乐社排演的眉户剧《老夫老妻》参加陕西省首届农民戏曲节,获得了“优秀剧目奖”。当年大火的《都市碎戏》摄制组还在这里现场选角,就地拍摄了五部碎戏。现在杜角镇村自乐社有演员30多名,乐手11名,依然活跃在长安区的民间演艺舞台上。

蔡家坡村

一场关于乡村、艺术和梦想的实践

在鄠邑区蔡家坡村,白色现代风的村史馆则是有关乡村、艺术和梦想的另一个绚丽故事。

过年回家找到乡愁

自2018年关中忙罢艺术节以来,西安美术学院的师生与蔡家坡村的村民们一起,用现代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让墙壁画、共享书屋、大地艺术品等成为村里的新地标,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崭新的模样。

年近70岁的韩养权就是那个在美院师生帮助下开摄影展的村民。他从小喜欢美术,高中毕业后还在当地中小学教过10多年的美术课。后来,在生活重压下,才不得不放下自己热衷的美术,做了装修师傅。

记者找到韩养权时,他正在院中给女儿的新家雕刻实木对联。房檐下,摆着一排新画的戏剧脸谱。“原本说的是办画展,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就改成了摄影展。”说起那场让他扬名蔡家坡,引来很多媒体采访的摄影展,老人不好意思地笑着摆了摆手。

对他来说,这场乡村艺术实践更像是一场生命的奇遇。他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脱胎换骨,他那双为生活劳作多年的手又重新拿起了画笔,花甲之年他遇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在以前咱咋敢想!没想到老了老了,我还能重新拾起年轻时的爱好!我很知足!”最后一句话,老人低声重复了好几遍。

过年回家找到乡愁

悠悠乡愁伴君同行

“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留住乡情乡愁”。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这样表述。

截至2024年8月,我市共建成村史馆和社区文化馆148家、村史广场81个、村史文化墙85个。其中,长安区依托花园乡村建设,已建成村史馆72个,太乙宫、杜曲两个街道实现了村史馆全覆盖。

这些村史馆或者留存当地特色物件,真实记录着乡村生活的变迁,或者深挖历史典故,展示四皓村“商山四皓”这样的人文故事,或与镇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共建共享,成为如今村民们参加书画培训、非遗展示等主题文化活动的地方。

时间在走,村子在变。村史馆就像一个见证了岁月沧桑的老人,血缘和乡愁的牵绊消除了空间和时间带来的距离感,让人只感觉亲近。因为它所讲述的,就是我们、我们的长辈、我们的村子,这些故事并不遥远,并不宏大,琐碎、真实、生动。

在这里,我们通过老物件、旧照片重温一段往事,找寻“失落的故乡”,找到来时的方向,更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崭新变化,在回归家里的短暂栖息中,找到背起岁月行囊大步向前的底气。


来源:西安报业·“前方+”工作室出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