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拍摄于1959年,李鹏总理站在吉林丰满发电厂的大坝前,照片拍摄时,李鹏年仅31岁,长相帅气,气质不凡,当时他是丰满发电厂的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
1939年6月,周总理接到了由地下党组织转来的赵君陶同志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儿子长到12岁了,李硕勋唯一交代她的是把他抚养长大,培养成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赵君陶就是李硕勋烈士的夫人,李鹏的母亲。
李鹏的父亲李硕勋1903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早年在宜宾,成都,上海求学时参加和领导了学生运动,结识了吴玉章等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
1931年7月,他在去琼州检查指导途中,因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但他十分坚强,并没有向敌人屈服,不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除了“我是共产党员”的回答外,没有让敌人得到一丝一毫的消息,敌人打断了他的腿骨,打烂了他的皮肉,但摧不垮他的浩然正气。
尽管如此,但他仍然思念自己的妻儿,1931年9月中旬的一天,李硕勋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出监狱,由于他的腿骨被打断,不能行走,敌人用竹箩把他抬到了刑场,这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年仅28岁。
而李硕勋临终前唯一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儿子“兰兰”长大成人,做革命的接班人,周总理立即让刘久州陪着邓颖超由重庆赶赴成都,将当时还叫“兰兰”的李鹏接过来。
李鹏的小名之所以叫“兰兰”也是因为他的三姨名叫赵世兰而取名的,李鹏被接到重庆后,邓颖超先是把他安排在曾家岩周公馆。

后来,周公馆长期处于国民党特务监视和保卫之中,就将李鹏送到了北培吴玉章老先生这里,吴玉章是辛亥革命元老,当时也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在他这里李鹏绝对安全。
不久后,李鹏由重庆前往延安,从这以后,周总理,邓颖超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李鹏的学习,思想和生活,1945年11月,年仅17岁的李鹏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根据组织安排即将奔赴前线,临行前他到周总理,邓颖超所住的窑洞向“周伯伯”“邓妈妈”告别。
周总理听说李鹏要到前线工作十分高兴,并告诫他说:“作为一个党员,不能光组织上入党,还要思想上入党,这样才能像先烈那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邓颖超则鼓励他要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还送了他一床延安出产的毛毯作为纪念,而他们自己床上摆着的仍是两条洗得发白的普通战士用的旧棉被。
李鹏坚决不肯要,但“周伯伯”“邓妈妈”执意要求他收下,他们慈爱地对李鹏说,这毛毯虽然已经使用多年,但是很暖和,你行军也背得轻一点。
解放后,李鹏在周总理夫妇的关心和安排下在1948年去了苏联学习水电,直到1955年才回国。
回国后,李鹏接到组织上关于他工作的安排,让他前往吉林丰满发电厂担任见习厂长,而这一干就是11年,期间李鹏历任丰满发电厂见习厂长,总工程师,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调度局局长,阜新发电厂厂长。

在这里,李鹏邂逅了自己的夫人朱琳,他和朱琳是在1957年元旦吉林市委,市政府举行的联欢会上认识的,李鹏作为丰满发电厂的领导,应邀参加了联欢会,而朱琳作为市长翻译也参加了联欢会,当时朱琳穿着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朱琳的出现引起了李鹏的注意,联欢会后,李鹏开始追求朱琳,1958年7月,他们在北京婚姻登记所进行登记,领了结婚证,正式结为夫妻。
1965年7月,李鹏被任命为辽宁阜新发电厂厂长,年仅37岁,李鹏如此年轻就担任厂长,可见年轻有为,1966年李鹏被调回北京,担任北京供电局代理书记,也让李鹏的人生发生变化。
之后李鹏职务不断攀升,1983年6月,李鹏已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79岁高龄的邓颖超冒着酷暑专门到李鹏办公室谆谆教诲道:“不要骄傲,不要脱离群众”,对于李鹏来说,周总理永远是他的“周伯伯”邓颖超永远是他的“邓妈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