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岁-39岁人口成为中国消费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而60岁以上老人对消费增长贡献最大。

东吴证券星期一(5月19日)发布研报,题为《谁是消费“领头羊”,人口周期改变消费模式》,作者是证券分析师芦哲和占烁。

报告显示,20岁-39岁人口的消费总量虽然在中国居民里占比最高,但他们也是最近几年消费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0年-2018年,20岁-39岁人口是中国消费增长的第一动能,贡献了30.3%的增幅;但2018年-2022年,20岁-39岁人口反而成为消费增速下降的主因,占了44%左右的降幅。

报告称,20岁-30岁人口的消费下降趋势尤为明显,该年龄段对消费增长的贡献,2010年-2018年为13.8%,2018年-2022年骤降到0.8%。这一趋势,跟青年失业率的升高是一致的,即存在“就业-收入-青年消费-整体消费”的传导链条。

与此相对,60岁以上老人对消费增长的贡献,从2010年-2018年的18.6%,增加到2018年-2022年的27.3%,成为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报告称,老年人消费较多的食品、医疗等类别,可能在全社会消费结构里比重上升。全社会要适应从青年消费到中老年消费的变化,未来10年消费的主体将从40岁以下人口变成40岁以上人口。

延伸阅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