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各类文博场馆研学游甚是火爆: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如潮,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系列主题展如火如荼,多所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甚至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场……即便如此,不少家长仍感叹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

作为半学半游、寓教于乐最好的场所之一,博物馆能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体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这场遍及东南西北中、追溯上下五千年的行走中寻找文明、感受文明,知行合一。

今年4月,由中央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博物馆正式启动。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设置“考古中国”“探访中国”“游历中国”“非遗中国”“开放中国”等重点篇章,多维度立体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这无疑又一次推动了儿童青少年“文博游学热”席卷神州大地。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研学热持续攀升,各类博物馆研学线路和产品层出不穷,价格不菲,质量却参差不齐。对此,家长、博物馆、第三方研学机构如何用好资源,提升博物馆研学的品质,真正实现研之有物、学而广博,让孩子们受益?

家长:要积极参与其中

“孩子回来对研学内容说不出所以然。一问才知道,老师只让孩子们自己寻宝、打卡、拍照,没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家长秦女士对儿子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博物馆之旅颇有微词。

目前,博物馆研学的提供方主要有博物馆、学校、第三方机构及其彼此间的组合。学校、博物馆及两者的合作有相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但部分第三方开发的研学,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评估,在经济效益的导向下,可能存在参观节奏快、讲解内容粗糙等问题,收费却不低。

据了解,有些博物馆研学团是旅行社包装的,名不副实。所谓的课程设置就是讲PPT,再让孩子DIY。“研学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同质化严重;有的“只游不学”,赶行程、打卡;有的缺乏实践性,止步于“看”和“听”。

“如果研学的内容不错,家庭条件允许,花钱为孩子报团,既能提升孩子的学识素养,又能解放家长,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家长要提前有效甄别。”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周婧景表示,很多博物馆展教资源丰富,且大多数是免费的,家长花点儿心思便能用起来。

北京小学生叶彤今年9月将升入五年级。一放假,她就和父母动身去了南京,开启了她的博物馆研学之旅,她的第一站是南京博物院。“那里的《爱琴海的荣耀·古希腊文明特展》令我大开眼界,印象最深的一是扬臂女神雕像,它是米诺斯文明宗教信仰的象征;二是桃金娘式金花冠,耀眼夺目;三是‘踢球场景’墓碑石,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热衷体育运动的场景。270件/套展品展现了古希腊文明的璀璨辉煌,令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叶彤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叶彤说:“我还去了南京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我在新晋网红点‘最美落地窗’打卡,被精美的‘奁盒’深深吸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体验了‘四时红楼——《红楼梦》主题文化课程’,了解《红楼梦》与南京的深厚渊源。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我第一次看到南京绒花、秦淮灯彩、根雕、竹刻等非遗展品,参加了娃娃学非遗活动,还知道了博物馆的坐落地——甘熙宅第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民宅,俗称‘九十九间半’。在博物馆里阅读这座城市,令我难忘。”

叶彤的妈妈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们全家已经走遍了北京的展馆,前些天看到媒体报道,江苏省推出“博物知旅”暑期系列活动,全省文博场馆参与其中,包括600项研学特色内容,他们就决定暑假到这些展馆看看。“我们一家都是博物馆爱好者,行前一家人一起做攻略,参观中、参观后兴奋地聊聊各自的感受,增长了知识和见闻,孩子大人都有收获,也使亲子关系更融洽了,看来是选对了地方。”叶彤妈妈说。

周婧景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兴趣和节奏,我们应注重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尊重孩子的选择。”她同时提醒家长:“不要都集中在暑假,平时的周末也可以带孩子享受文博时光。场馆的选择也可以多元,不一定要去热门馆。博物馆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迫学习,只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主动探索。”

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各博物馆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第二课堂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同时,改变了过去参观的单一体验,增加沉浸式体验和动手实践活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增强了博物馆的磁力。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育鸿学校学生梁曦月每年都会去中国航空博物馆参观,故事听得多了,梁曦月当起了小小讲解员,把“少年先锋号”战斗机的历史讲给一起参观的同学听。

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9岁的儿子特别喜欢北京汽车博物馆。“每次孩子都会去进步馆,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操作方向盘,参观各种汽车模型,对汽车的内部结构、设计和发动机原理等问个不停。”王先生说,未来馆也是他儿子必去的,那里的概念车和未来交通工具模型总能让孩子对未来的交通方式产生很多奇思妙想。“这样的研学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边玩边学,对学习的新知识印象更深、记得更牢。”

除了热门展馆,一些富含宝藏的小众博物馆,好玩人少,体验感和收获都不差,也吸引了部分亲子家庭。“插花、品茶、绘制古纸花笺,在悠悠古琴声中体会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身着汉服,体验金钗钿合的魅力;亲手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线装书……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参加‘小小雅士’体验活动,让我理解了古代文人的意趣,了解了古籍中的字体、线装书等,也爱上了传统文化。”12岁的张淼告诉记者。

“当前,不少博物馆研学更注重互动体验,注重提高孩子们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乔向杰说,博物馆可以设置丰富的互动体验区、科学试验区,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如设置艺术工作坊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或进行艺术创作,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或是将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呈现、非遗手工体验、闯关游戏、寻宝探秘等活动应用于研学中,增强参观的体验感,让高冷的文物生动起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近年来教育需求多样化,人们对增值性和成长体验要求也随之增多。“新课标强调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强调通过真实情景中的深度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在学习中重视学习经验向其他情境的迁移,这些都为博物馆研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研学:不止于“观”,更在于“研”

我国是博物馆大国,在“文化中国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丰富的文博资源有效转化为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资源?什么样的研学课程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在博物馆公共教育专家郭青生看来,优质的标准包含几个方面:第一,研学课程的主题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有意义,并符合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第二,符合博物馆学习的特征,鼓励学习者通过观察体验,而非单靠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第三,以问题导向、启发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鼓励孩子提问、讨论以及各种形式分享知识;第四,馆内和馆外相结合;第五,老师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学术概念,鼓励孩子们“跳一跳”去摘树上更高的“果子”。总之,优质的研学课程既寓教于乐、又能启发孩子思考、激励孩子探究,是以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博物馆学习方式,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有天壤之别。

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博物馆进校园,通过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要制作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助读物、口袋书、动漫等,引导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开展活动、辅助学习,不断探索完备博物馆学习模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

记者了解到,几年来,各地不断尝试馆校结合的各种可能。北京市史家小学和国家博物馆联合编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教材;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天空之城小学开发了“走进博物馆”系列校本课程;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四川省成都博物馆与多家学校联手,重磅推出“我的课堂在博物馆”系列馆校合作课程;南京博物院为儿童青少年长期开设“博物院的萌兽”和“跨时空的艺术”两大主题系列课程……

山西省语文特级教师刘补明认为,博物馆研学不止于“观”,更在于“研”,要研之有物、学而广博。课程设计应强化与课堂学习的互补及融合,注意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研究性的结合。

“开发多维度的研学活动,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包括藏品、展览、研究成果等,与校内课程相结合,开展互动式的展览,如完善亲子设施和项目,设立专门的亲子活动区域,定期举办亲子工作坊。还要注重跨界融合,联合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公益服务单位,共享资源,打造精品研学产品。”乔向杰说,各部门也要完善相关政策,形成协同管理与推进机制,为博物馆研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储朝晖认为:“研学活动传递的知识应严谨、科学,不能照搬学校教学,要让参与者获得多样性的体验;要将主体、时间、空间、内容、设计参观、参与等融合,让学习者在活动中联想、反思,引导其联系已有知识,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分析,研学活动只是途径,根本是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用智慧对待生活,确立自身主动性、主体性、自主性。“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理解、分析、判定等过程,找到自己在该活动中的定位,这有利于未成年人丰富人生阅历,也有利于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养成健全人格,促成其社会化过程。”储朝晖补充道。

采访中,专家一致认为,博物馆研学应以理念之变引领实践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使历史和文物触手可及,让这一“行走的课堂”更具适龄性、实践性,让儿童青少年真正收获体验与成长。(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陈若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