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孟羽童合体直播引发空前关注。
今年的“520新情人节”这一天,董明珠和孟羽童官宣和好。此前她多次公开场合DISS孟羽童,董明珠曾经批评她“连一个文案都写不出来。”
孟羽童在其小红书社交账号回应表示:“时隔两年,收到来自前老板的微信”,图片显示对话对方为“董总”,称“我带你去吃饭”。在评论区,格力电器账号留言:欢迎回家吃饭。
当时就有网友指出,这是又要直播的节奏。果然不出所料,在官宣和好的第三天,5月23日晚上19点,董明珠和孟羽童同时出现在格力明珠精选抖音直播间,开播30分钟后,吸引数万网友在线观看,带货成绩也登上“大家电榜”第1名,力压海尔和小米,这或是董明珠放下“架子”召回孟羽童的目的所在。
一次成功的直播营销?
5月26日孟羽童的抖音账号粉丝219.5万,小红书账号粉丝147.2万,微博粉丝只有32万,其主要社交账号集中在抖音和小红书。
5月26日,孟羽童小红书账号,发文晒出和董明珠的合影,合照中两人都是笑意盈盈,一笑泯恩仇,孟羽童称“不忘来时路,去争未来时”,文中感谢了董明珠和格力小伙伴的相邀和陪伴,保持善念,坚守初心,感念曾经,珍重未来……,最近关于董明珠的内容只有2条,也并没有明确她是否会重回格力。
尽管在5月23日晚和董明珠同时出现的直播中,孟羽童多次强调,对格力这个前司充满感恩,未来希望传播更多正能量。却始终闭口不提是否回归格力。即便是董明珠给孟羽童写了一段寄语。“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做格力的人”,孟羽童也没有自称自己是格力人。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羽童这次回格力就是非常单纯的回家坐坐,没有市场和战略上的考虑,没有策划,没有KPI,只是一件很单纯的事。”
5月初,孟羽童曾回应网友评论,表示明年将要按计划出国留学。而在此期间董明珠还因“绝对不用海归派”引发争议。此时孟羽童是要改变自己的留学计划,还是董明珠做出改变,否则孟羽童回归格力充满变数。
这次成功的直播营销让格力收获颇丰,飞瓜数据显示,5月23日当晚“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观看人次突破290万,巅峰在线人数超过3万人,带货销售额在250-500万元。带货成绩一度登上“大家电榜”第1名。而近半年来“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日常场均在线人数约100人,场均销售额在25-50万元区间。在线人数是格力此前的300倍,销售额也是此前的10倍左右。
在两人阔别多日首次同框的直播中,董明珠首先推荐的产品不是空调,而是备受争议的“格力微电流美容仪”,这款美容仪日常售价14000元,活动价格9800元。董明珠为了销售这款美容仪,还打出了感情牌,“为欢迎孟羽童回家,赠送福利”,购买这款美容仪的前十名消费者,赠送价值5000元的酒具四件套,但即使在线人数高达3万人,开售半小时也只有2人下单,直播快结束时也只有4人下单,董明珠的十套高级酒具并没有送出去。
董明珠被雷军逼得“低头”?
董明珠再次召回孟羽童,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估计孟羽童自己也没有想到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DISS自己的女强人会主动邀请。
这或和雷军有一定关系。
财报显示,小米2024年总销量突破68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因统计口径不同,都有“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说法,而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空调销售额同比激增102.7%,线上市场份额跻身前三,并计划在2030年冲击行业第二。格力除非空调业务之外其他业务全面溃败,就连空调业务也难言出色,2018年空调业务营收1557亿元,而2023年该项业务营收仅为1512亿元,反而下滑了45亿元。
小米空调2024年销量已超越部分二线品牌,直接威胁美的、格力、海尔三巨头格局,截至2025年5月,其线上市场份额稳居第三,智能生态协同效应成为差异化竞争力。武汉智能工厂2025年投产,年产能达600万台,这将助力小米实现千万级年销量目标。
格力没有披露去年的空调销量,但其分体式空调2024年全球零售量排名第一,连续15年保持消费者满意度行业首位,即便如此小米的强势也让董明珠不得不重视。尤其是雷军个人的超级大IP,让小米的产品具备超高的流量。甚至因雷军的流量还带火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让周云杰在短期内抖音粉丝上百万。
作为格力的主要竞争对手,周云杰在5月20日当日尝试直播带货,美的方洪波也开始重视多渠道传播,这或让董明珠更加感受到压力。传统家电企业渠道为王的理念正在逐渐改变,线上销售占比逐步提高,形成了“人找货”到“货找人”的模式,而高管自身IP的打造,对品牌力的提升极大,从雷军对小米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可见一斑。
投资人史保刚认为董明珠选择在这个时候和孟羽童和好大有深意,这和格力直播电商一直不愠不火有关,“尽管董明珠自身也自带流量,但有些对董明珠本人和格力来说都算是负面舆情,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和好能巧妙对冲近期密集的负面舆情,还能显示出自己的胸怀和大度,最主要的是两人和好后带来的巨大流量,这对格力挽回品牌声誉和直播电商的销售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业绩不佳尝试年轻化?
格力2024年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虽然净利润提升了10.91%,但1900亿元的营收却出现7.31%的下滑,成为白电三强中营收最低的一家,同期海尔智家营收2860亿元,美的集团营收4091亿元,格力营收已经大幅落后,净利润也被美的在2020年反超。
2025年第一季度格力营收416.4亿元,同比增长13.78%;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同期海尔智家的营收为791.2亿元,同比增长10.06%;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增长15.09%。美的同期营收1284亿元,同比增长20.61%;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38.02%。格力依然是三强中营收最低的一家,仅仅约为美的的1/3,净利润更是不足美的的一半。
71岁的董明珠,面对海尔和美的的咄咄逼人或有心无力,格力已经由原先的一哥逐渐退至三强中的老三,品牌年轻化和接班人的问题越来越急迫了,年轻化已是格力不得不提上台面的现实。
孟羽童的青春活力和自带流量的话题性,一度被视为格力品牌年轻化战略中的关键一步,此前成功为格力在年轻群体中打开了一扇窗。随着孟羽童的离开,格力又回到了从前,也缺少了年轻化叙事的故事性。
“格力的产品质量不错,但年轻化不够,比如董明珠热推的1.4万元的美容仪,这样的产品本身就不是年轻人能够接受的,再比如售价3.3万元的玫瑰空调,都很难吸引年轻消费者。反观小米产品在年轻化这块要远远强于格力。”消费者刘岩对格力的产品不太感冒,认为格力产品性价比不高,产品定位不精准,很多年轻人接受不了。
董孟二人的和好,刚好在618之前,也被很多网友质疑这是格力为了618造势。孟羽童如今已经是自带流量的年轻符号,她和董明珠之间的恩怨互动也极具看点和噱头,从董明珠放下面子请回孟羽童,也表现了格力试图和年轻人沟通,走年轻化路线的尝试。而孟羽童远比重新启用年轻人以及请年轻代言人的效果会更好。
问题是和孟羽童开启一次短暂的直播,真的会给格力业绩带来质变吗?目前仅仅通过两人的一场直播和社交媒体的互动尚无法判断,格力仍需砥砺前行。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