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本文1965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鸡肉一直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不少人认为它比红肉健康、脂肪少、蛋白质高,是减肥健身的“标配食材”。但就在大家放心大胆地吃鸡肉时,医生却发现:吃鸡肉并非完全无害,如果吃法不对,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从门诊来看,很多看似“无害”的吃鸡习惯,其实是导致胃肠道不适、慢性炎症甚至癌症风险升高的“幕后推手”。鸡肉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吃法上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医生为什么提醒要特别注意鸡肉的吃法?吃鸡肉时,哪4个细节必须警惕?如何才能吃得安全又健康?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鸡肉虽好,但也不是“营养无害体”

鸡肉的优点大家都知道:脂肪含量低,优质蛋白丰富,B族维生素含量也不错。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鸡肉的健康价值,和它的养殖方式、处理方式、烹饪方式息息相关

比如,近年来有关“激素鸡”“抗生素残留”的争议不断。虽然正规养殖场已严格限制激素使用,但一些非法渠道、散养鸡市场仍存在安全隐患。2022年农业农村部抽检数据显示,个别地区鸡肉中抗生素残留超标问题仍未完全消除①。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当烹饪方式也会让原本健康的鸡肉,变成一种“潜在风险食物”。尤其是以下4个常见“吃鸡误区”,已经越来越被医生们重点提醒。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第一,鸡皮不是“美容神器”,反而是脂肪炸弹

很多人吃鸡肉时最爱那一口鸡皮,香脆、有嚼劲,还有人觉得“胶原蛋白多,对皮肤好”。

但真相是:鸡皮里几乎没有“胶原蛋白”,主要成分是脂肪。尤其是烤鸡、炸鸡那种香酥外皮,多数都是高油脂+高温致变性蛋白质的组合。

长期摄入高脂鸡皮,会悄悄增加血脂、体重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本身就有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建议尽量去皮吃鸡肉。

另外,高温烹饪鸡皮时,还容易产生杂环胺、苯并芘等潜在致癌物②。吃得越香,可能风险也越高。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第二,鸡翅鸡脖这些“重口部位”,可能是毒素聚集地

鸡翅、鸡脖、鸡爪这些部位,都是不少吃货的“心头好”。香辣、卤味、酱烧……味道层层叠加,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但从医生角度来说,这些部位确实不建议过量摄入

原因很简单:这些部位血管分布密集,代谢产物容易堆积。尤其是鸡脖、鸡肝等内脏部位,如果鸡只本身有病变或喂养环境不干净,这些器官就可能残留药物代谢物重金属微生物污染

当然,正规来源的鸡肉安全性是可控的。但如果你习惯从路边摊、小作坊购买熟食,或者经常吃加工鸡脖、鸡翅零食,那就要当心了:这类食品往往含有大量油盐、亚硝酸盐、防腐剂,可能增加肠癌风险③。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第三,鸡肉没熟透,细菌病毒可能“趁虚而入”

有些人喜欢吃“嫩滑”的鸡肉,尤其是鸡胸、鸡腿,煮到刚刚断生就端上桌。但你知道吗?鸡肉是最容易藏病菌的肉类之一

尤其是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都可能在未熟透的鸡肉中存活。如果你吃了半生不熟的鸡肉,轻则拉肚子、肠胃炎,重则可能引发败血症、肾功能损伤。

研究指出,鸡肉制品在食物中毒报告中仍排在高位,主要原因就是加热不彻底、交叉污染

医生建议:鸡肉中心温度要达到75℃以上,才能杀灭常见致病菌。尤其是整鸡、冷冻鸡块、鸡肝等,建议分切后充分加热。此外,生鸡肉和熟食一定要分开操作,避免刀具、砧板交叉使用。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第四,鸡肉“低脂”≠无限量,吃多了照样发胖伤身

很多人以为鸡肉脂肪少、热量低,所以就放心大胆吃,甚至一顿吃半只鸡,还说“这比吃烧烤健康多了”。

但真相是:鸡肉虽比猪牛肉脂肪少,但并不是“0脂肪”

100克鸡腿肉的脂肪含量在8~10克之间,如果再加上烹饪用油、调料热量,其实一点不比普通红肉低。尤其是外卖里的烤鸡、炸鸡、黄焖鸡米饭,每份热量轻松破千卡

长期高热量饮食,照样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慢性问题。医生提醒:每人每天摄入畜禽肉类建议不超过100克,鸡肉虽然健康,也不能超标。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那到底怎么吃鸡肉才最健康?

医生建议:

优先选择鸡胸肉、鸡腿肉,脂肪相对较少,蛋白质充足。

尽量去皮、少油、低盐烹饪,清蒸、水煮、炖汤是首选。

避免高温油炸、碳烤、反复加热,减少致癌物生成。

控制总量,搭配蔬菜、全谷类,营养更均衡。

尽量选购正规渠道的鸡肉产品,避免来源不明的散养鸡或熟食。

鸡肉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鸡肉时,一定要多注意这4点

写在最后

鸡肉确实是个好食材,但“吃得对”比“吃得多”更重要。很多时候,健康问题不是鸡肉本身惹的祸,而是吃法出了错。

医生发现,那些以为自己吃得健康的人,往往忽略了“细节中的陷阱”。从今天起,提醒自己:每一口鸡肉,吃得安心才是真的健康。

参考资料:

① 《2022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分析报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② 《高温烹饪与致癌物质的关系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
③ 《加工肉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中国肿瘤临床》,202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