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7月14日)非常重要,除了是法国的国庆日之外,还有几个方向。
01
第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几天前宣布,他将在今天(7月14日),做出一个关于俄乌问题的重大声明。
我录制这个节目的时候,是北京时间今天下午3时35分,而美东时间还是凌晨。所以,我们大概要等到今天半夜或者明天(7月15日)早上,才能得知特朗普所谓俄乌问题重大声明的具体内容。
近期,特朗普多次表示,他对普京在表面上客气,但在停战方面毫无作为感到非常不满。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将恢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包括一些尖端导弹技术,这对乌克兰和北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正因如此,北约秘书长吕特今天将启程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进行两天的密集磋商。与此同时,德国国防部长昨天(7月13日)也已启程,预计会与吕特一同与特朗普会面。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美国和北约之间能够阶段性、策略性地修复关系,并恢复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尤其是尖端武器,那么俄乌战争一线的形势可能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对此我们需要保持密切关注。
当然,特朗普将就俄乌问题做出何种重大声明,是仅具有象征意义的口头承诺,还是包含实质内容的声明,我们也要拭目以待。
实事求是地说,俄罗斯方面同样在拭目以待。
根据俄罗斯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并评估特朗普下一步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并声称他们已经记录下特朗普言论中的所有差异点。
这点很有意思,因为特朗普说话经常前言不搭后语,因此,俄罗斯方面才将他在谈话中有关俄乌立场的差异性记录下来,以便准确评估特朗普下一步的立场。
坦率地讲,如果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发生逆转,那其实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近期欧盟和美国因高关税的问题关系紧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美国在贸易谈判上的进展相对顺利,甚至更为宽松。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即未来半年中国经济置身其中的国际环境,会不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我认为,在贸易问题上,我们或许可以有所期待,但在包括俄乌战争以及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中,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俄乌战争方面。
如果说中国和美国目前在贸易谈判问题上,由于不久前双方的近身肉搏,有了一点宽松之余,包括最近一段时间,美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许多客人都在络绎不绝地前往中国,而且中美外长最近在吉隆坡也举行了会面。
02
与此同时,中俄也在俄乌等议题上,加强沟通与合作。
其中,一个重要事件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访问中国。
中俄外长刚刚在吉隆坡见面,两天后又在北京见面,而且这次会面双方气氛轻松,连领带也没有打,并且中国方面评估,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稳定且成熟,超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这个评价是非常之高的。
另一个重要事件是,拉夫罗夫在吉隆坡之行后前往平壤,与朝鲜领导人会面,之后才来到中国。
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非同一般,朝鲜公开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种支持不仅在立场上,还包括在军事人员派遣上。因此,拉夫罗夫此次访问平壤,当面向朝鲜领导人表示了感谢。会面后,还讨论了其他诸多问题。
此外,拉夫罗夫在平壤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答了记者提出的11个问题。
其中包含涉及俄朝两国领导人会面的时间、两国关系的发展、朝鲜士兵在俄罗斯收复库尔斯克州中所作的贡献、是否将参与其他地区的作战、如何看待朝鲜半岛的问题、如何看待志愿联盟组建多国部队来保护乌克兰等问题,拉夫罗夫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出了回答,最后前往了中国。
明天,拉夫罗夫将与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外长一同前往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即将到来的八月下旬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
拉夫罗夫正是借着这个机会访问中国,印度外长苏杰生也借着这个机会正式访问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0年和2023年,印度外长曾在国际场合与中国外长有过会面,但这是苏杰生自2020年以来,首次正式访问中国。
2018年、2020年,中印之间发生了边境冲突事件,虽然没有导致开枪或人员伤亡,但军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肉搏。自那时起,中印关系经历了多年的低谷,不过近年来有所回升。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将印度纳入其“印太战略”后,似乎发生了转折。
然而,印度作为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的成员,虽然与中国有矛盾,但也就集中在西藏地区的陆地边界上。
除了在被美国拉入印太联盟的背景下,其实中印关系只有交好,而没有交恶的理由,这一点印度朋友也心知肚明。
或许时间确实是最佳的疗愈师,正因如此,五年后苏杰生在天津出席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期间,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本次跟中国谈论的问题非常多。
所以你会发现,进入盛夏,尤其是到了七月中旬,世界各国的外长们并未停止外交活动,都在进行各种穿梭外交。
03
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相关的,尤其是中国置身于其中的国际环境,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贸易线,另一条则是俄乌战争线。
而恰恰在这其中,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正一反的两个现象。
正向是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关系,在阶段性策略层面上有所缓转。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阶段性、策略性的有所缓转。
如果操作得当,这可能使今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至少在国际贸易领域迎来相对柳暗花明的局面。
另一方面,最近围绕俄乌战争的局势发展。
如果前一阵,在“二普”关系还相对不错的时候,特朗普能够利用两人的私人关系顺利结束俄乌战争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然而,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对普京的不满,美国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在我看来,这显然也是一种阶段性的策略。
在这一点上,北约也不能过于乐观,虽然今天北约秘书长吕特和德国国防部长亲自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进行交谈,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就像我们同特朗普在贸易谈判的问题上一样,我们也不应高兴过早。
但至少从现阶段来看,美国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尤其是导弹援助,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俄乌战争的局势,使得乌克兰至少能够扭转战局。
而恰恰在这过程中,虽然中国官方始终未公开表态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但西方国家一直持有猜疑态度。
再加上前段时间有些立场的表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访问平壤后又到访中国,名义上是为了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实际上,中俄外长两天前在吉隆坡和两天后在北京的会谈,气氛轻松,双方的评价相当之高。
这可能导致原本在俄乌战场上重新形成的两大阵营态势,也将中国纳入其中。
自2025年下半年开始,仅过去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国际局势,尤其是中国置身于其中的国际局势,正呈现出一种非常诡谲的现象,这既包括贸易线,也包括俄乌战争在内的军事线。
尤其是最近几天,随着各国外长的频繁穿梭,我认为这尤其值得关注。
至于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置身于其中的国际环境到底走向如何,我们目前尚无法确定,还需持续观察。
当然,在未来的几个小时里,大家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特朗普将在今晚宣布的俄乌问题重要声明;另一方面,也请大家在明天第一时间关注我们的文章,以及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