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铁狮子,自公元953年铸造以来,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矗立不倒,未曾锈蚀。然而,在近几十年的保护过程中,却遭遇了一系列令人扼腕的变故。

1956年,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了沧州,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这场灾难中,人们不仅忙于自救,还非常担心那座重达32吨的铁狮子。这尊被称为"镇海吼"的铁狮子,自后周广顺三年起,就守护着沧州人民,免受水患之苦。它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采用了古代的泥范明铸法,由600余块范块拼铸而成。《沧县志》记载,铁狮子曾位于开元寺,其腹内、牙内还刻有《金刚经》的隶书,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虔诚。

 

铁狮子不仅是沧州的守护神,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雕塑和佛教史的珍贵实物。然而,面对1956年的洪灾,铁狮子几乎被泡在水里数月,这无疑加速了它的锈蚀。为了保护这一国宝,新中国的文物保护专家们向苏联专家求教,最终决定为铁狮子修建一个亭子,以遮风避雨。

然而,这一看似高明的保护措施,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自从亭子建成后,铁狮子的锈蚀速度反而加快。直到1972年,人们才发现问题所在——亭子阻挡了阳光,使铁狮子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水汽难以蒸发,从而加速了锈蚀。

沧州铁狮子的遭遇并非首次。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它就曾被大风吹倒,由于体型庞大,无法立即扶正,只能在地上躺了90余年。直到光绪十九年,才重新站立起来。然而,长期的倒伏已对其造成了严重损害。

 

五十年代,专家们的一次"保护"操作,反而加剧了铁狮子的锈蚀。随后,亭子被拆除,铁狮子暂时恢复了"清净"。但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铁狮子的保护再次提上日程。1984年,政府在铁狮子附近修建了隔水平台,并在铁狮子腿部灌注混凝土,以加固其姿态。然而,这一操作又给铁狮子带来了新的伤痕。

1994年,专家们再次提出用铁管做支架加固铁狮子,但由于混合材料在雨天会膨胀,反而使铁狮子腿部的裂痕更大。2000年,当地政府决定取出1994年加固的材料,但这一操作又给铁狮子带来了新的创伤。

2009年,经历了多次"手术"的铁狮子终于倒下了,由于锈蚀和损坏,已无法修复,只能含泪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当地政府后来斥巨资修建了一尊更大的"新狮子",但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铁狮子,老狮子的身影已一去不复返。

 

一千多年前的沧州人民,以虔诚之心铸造了这尊护佑一方平安的"镇海吼",却未曾想到它会在千年后遭受如此磨难。虽然新狮子依旧威风凛凛,但人们心中永远怀念着那尊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的老狮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