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人20万人进关,能统治中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攻心”,谋取汉民族的承认。 满人皇帝入关做第一件事,就是顺治诏告天下;尊孔,拜孔子为师!后来,他的儿子康熙皇帝,去了孔庙孔林祭奠孔墓,也给这位圣人行三叩九拜的大礼。

严格来讲,不要说对汉族人进行文化改造,就连八旗军入关都有很大的历史偶然性。从人口和实力上对比,满洲和明朝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如果不是李自成的内乱和吴三桂的临阵倒戈,这群来自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完全没有入主中原的可能性。

而要成为中原王朝,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接受中原的文化。即接受中原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的文化信仰。中原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科举制度。而中原文化信仰的核心就是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代表的一整套儒家道德体系。

女真文字艰涩难懂,非常复杂。为适应发展需要,努尔哈赤参照蒙古文字创造了老满文,但这种文字粗糙简陋,错误频出,又缺乏历史和底蕴,根本无法推广,不仅没有给各部落带来便利,反而造成了交流困难。皇太极没办法就将老满文进行了改良,改良成了“新满文”,但新满文和老满文的效果差不多,根本没人愿意用,所以懂满文的寥寥无几,会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满人本来人口就只有几十万,就是让他们都去当老师全国也不够分,想推广满文根本不可能。

清朝的很多奏折是用满文书写的,甚至用汉文书写的奏折也会有一份满文抄写的副本。所以清朝统治者曾要求在朝廷为官的汉臣学习满文,但是最终却不了了之,因为大家都发现,汉文要比满文方便许多,反而是满族大臣都跑去学习汉文去了。为此乾隆还很生气,特意强调要在内部强化满文教育,防止满文被汉文取代,也防止满族人沾染汉人的官场习俗,效果就不说了。

而且作为一种外来语言,满族语在中原地区遭受的抵制也超乎寻常地强烈。顺治年间,清政府甚至一度要求参加科举的考生要用满语来作答,结果很多士子宁愿放弃考试资格,也不愿意使用那种弯弯曲曲的文字来书写他们的经史子集。这样一来,前来应试的考生寥寥无几,使得清朝政府十分尴尬,最终这项规定也不了了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