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遵臣
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魏国公徐辉祖巡视山东东部沿海时,征集农民组成“捕倭屯田军”,并择险要地区设立卫所。五月,朝廷将文登县(今威海市文登区)辛汪都三里东北近海处划出,设威海卫,派兵驻屯。卫辖左、前、后三个千户所,建捕倭、屯田、春戍、秋戍诸军,并在沿海筑墩,沿路设堡。遇到倭寇袭扰,墩则昼举烟、夜举火,接递通报。与威海卫同时设卫的,还有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成山卫和靖海卫。
关于威海卫的命名,虽未留下具体文史记载,但根据朱元璋有关军事“持重”的方案,可以看出他注重“养威俟时”“将者三军之司命,立威者胜,任势者强,威立则士用命,势重则敌不敢犯”。
威海卫下设所,有左所、右所,明成化元年设百尺所和十二个烟墩,烟墩的地点分别在陈家庄、焦子埠、庙后峰、古陌顶、绕绕、麻子、斜山、磨儿、曹家庄、豹虎、峰山、天都。目前陈家庄烟墩还在,就在威海戚家庄北面,青岛北路东侧。
威海卫设立后,多年以来一直有防无城,直到明永乐元年,威海卫指挥佥事,奉命征集军民数万人建筑卫城。
威海卫城是砖石相间结构,城高三丈、阔二丈,周长六里十八步(每步五尺),按“军三民七”的比例,调动宁海(今牟平)、文登数万人及驻军,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卫城修成。卫城设四门,各门附设雍城,东、西雍城门均面南,南、北雍城门均面东。东城门名不详,上面建有文昌阁,西门为迎宣门,门上建筑不详,南门为德胜门,上面建有南海大士殿,北门为玄武门,上面建有真武庙,另外城东南角还建有魁星楼。
康熙版《威海卫志》记载:“永乐元年建城,砖石相间,高3丈,厚2丈,周6里18步。”威海卫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北隅设水门,排城内积水,墙内置更铺16座。
威海卫城城墙一开始就是由块石、青砖和夯土护坡组成。墙体为单石砌成,顶部城垛为青砖,墙体基础部位相对较厚,越到上沿越薄,墙顶砌规则的青砖城垛,使墙面外观相对规范了很多。内侧的墙下运土回填,形成内护坡,并在土坡上栽植树木,起到了加固城墙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城里的人可以轻松踏上护坡土,登到城墙顶部,而墙外则只能仰观墙体。现在遗存在威海环翠楼公园的土堆,就是剩下的回填土护坡。
有据可查的是,威海卫城坐落在奈古山东麓,周围共有六里十八步。据说当初选择的城址不在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城址南移的故事。
明永乐元年,京城来威海选卫城城址的官员,沿着古陌岭、奈古山、仙阜山等山头逐一勘察地形,确定在古陌岭山脚下的小平原建卫城。这些官员认为这里北依古陌岭,安全背风;从东面看,卫城深藏在海湾内角,倭船不入海湾不易发现;西面可修官道,直达宁海州;南面不受石落河水冲击,还可修路通往文登。总之,此处地势平整、交通便利、利于扼守。
正准备施工时,规划内有一个叫熊家泊的地方,是熊家财主的菜园,熊家财主生怕此地被官衙占用,于是便与妻子密谋,让女儿与修城主持官勾搭。几天以后,修城主持官私下把南城墙改为北城墙,使卫城向南移了一个城的位置,将熊家财主的菜园划在城外。
威海卫城建成后,永乐皇帝得知此事,立即将驻场修卫城的官员拿获问罪。明清时代,部分威海卫人恼恨城卫城北门关着,埋怨因此考取功名者太少,还流传着“城压半山头,做官不到头”的谚语。所以,民众于清康熙十七年将北门洞砌塞,“以培风气”,但又遭到另一部分人的反对,说阻碍了交通。
明代崇祯十六年,清兵已进入山东半岛,不久后明代灭亡,明代在威海卫的历史画上句号。
威海卫明代城墙遗址
清初沿袭明制,清顺治十二年,裁左、前二所,全境划为卫直辖防区和后所防区。清康熙四十一年,后所亦裁,全境统归卫。清雍正十三年,裁卫归县,卫所遂划为文登县辖境,原卫城仅为普通居民点。
威海卫城至清代保存完整,至1931年,威海卫管理公署开始大规模整修城内外环境。首先拆除东门,重修环翠楼,1933年又拆除北门,后来又陆续拆除西门和南门。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将卫城旧城墙全部拆除,辟为街道,但至今尚有卫城遗址可寻。
(本文作者为威海市环翠区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