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作死”是现代新生词汇,其实他早在古代就有了,“你这个虎剌孩作死也”。作死意思是找死,自寻死路。东汉末年,就有一位作死作得历史留名的人物,他叫杨修。

先不说杨修这人多有才,先讲杨修的家族。我们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初期,四世三公的袁家,合起来的势力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而且还是最精华的北方中原地区。袁家的势力能够如此庞大,离不开他四世三公的名望和积累。 所谓的四世三公,具体讲是袁绍家族,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和其父,四世均出过担任三公职位的人物。宽泛地讲,就是世代官居高位。东汉末年,跟袁绍有相同四世三公背景的人,还有杨彪。对,就是杨修的父亲。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并列东汉末年的官场顶峰。 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的势力,在东汉末年为何天差地别?相信很多人有这个疑问,其实这是因为杨氏和袁氏走的发展路线不同,目标不同。杨氏想做人臣,袁氏想做人君。也因为这样,杨氏和袁氏在乱世中的境遇大不相同。

说回杨修,他的家世背景无比雄厚,是杨彪的儿子,还是袁术的外甥。杨修的才能,在东汉末年也是公认的强,博学多才,机敏过人。刚开始,杨修就是在曹操的丞相府做主簿。当时曹操负责的军国大事很多,杨修总揽丞相府内外的事宜。关于杨修机敏过人、善揣人心的故事,古人记载不少。 杨修为什么会被曹操杀害?史书上记载的是,杨修因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汉中之战,从曹操的暗语“鸡肋”中,推测出其撤兵之意。杨修早早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的怪异举动,引起了同僚的注意,他解释道:“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盖决意回师之意。” 于是,大家就跟着一起收拾东西。曹操得知此事后,有些恼怒。过去杨修多能揣测曹操之意,堪称“如意”,曹操用起来十分舒畅。现如今,杨修却过分卖弄聪明,四处宣扬自己的意思和想法,令人不喜。

撤兵同年的年底,杨修与曹植醉酒擅闯司马门,并诽谤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彰。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曹操借此机会,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为由,处决杨修。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杨修深入参与魏王曹家的世子之争。起初,他跟曹操的每个儿子相处得都很好,但到后来涉及世子之位时,杨修倒向曹植。作为杨彪之子的杨修,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还是整个四世三公的杨家。 建安二十四年,魏王世子之位已定,不是曹植,而是曹丕。曹操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杨修带着杨氏家族一起不安分,裹挟曹植,学袁绍之流,反抗曹丕的统治,闹得四分五裂,所以便找了个由头将其处死,永绝后患。 其实都怪杨修自己,跟曹植绑定太深,就差穿一条裤子了,又太过聪慧机敏,曹操不忌惮才奇怪。处决杨修前,曹操还给杨彪写了封信,说明杨修不得不死的冠冕堂皇的正当理由。

杨修死后,曹操突然问杨彪:“您怎么瘦了这么多?是有什么心事吗?”其实这是曹操在试探杨彪有没有怀恨在心,会不会伺机报复。 杨彪回怼了一句话:“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我十分惭愧,没有金日那样的先见之明(金日之子调戏后宫宫女,金日得知后手刃了儿子),管教不严。但是他终究是我血脉相连的儿子,不是死亡能够阻断的,他死了我怎能不伤心呢?

杨彪此言,让多疑的曹操都十分满意,后来还流传千古成名句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