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提到刘半农,许多人会想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忆刘半农君》,文章写于刘半农去世之后,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挚友的思念之情。说到这位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闯将,鲁迅先生认为他的缺点是“浅”,编者认为还有一个“缺点”值得一说,就是“不靠谱”。

江阴才子、文坛魁首 1891年5月29日,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教师家庭。刘半农天资聪明,6岁就会吟诗作对。刘半农在常州中学堂读书对保守的教育体制感到不满,一怒之下跑到上海打工去了。由于文学功底好,勤奋好学,刘半农很快在上海文艺界崭露头角,被人称为“江阴才子”、“文坛魁首”。经陈独秀认识北大校长蔡元培后,刘半农前往北大任教,开始在《新青年》上发光发热。

废除汉字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刘半农做过许多不靠谱的事情,第一件就是要求废除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发明至今从未中断过。刘半农却认为汉字字体复杂,不仅仅需要简化,废除汉字使用其他文字更好。他是这么说的:“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 废除汉字不成,刘半农开始张罗着发明文字。他首先计划编一部书,像字典一样。于是他开始全国各地方言骂人的话,语言学家赵元任用湖南话、四川话“骂”他,周作人用绍兴话“骂”他,章太炎用唐代话“骂”他,刘半农受不了,收手不干了。 “她”字引起轩然大波 当上北大老师后,刘半农自认才疏学浅,每日勤奋学习磨练自己,深受学生欢迎。不过彼时的北大学院派占据主要地位,看不上刘半农这个不入流的才子。刘半农索性辞去了教授一职,跑到法国学摄影去了。 刘半农取得博士学位后归国,在轮船上写下了《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诗作,“她”字第一次在我国汉字中大肆传播。此举在中国文艺界引起轩然大波,业内人士因为一个“她”字展开论战。时至今日,“她”字已经成为数亿女性的代指,但在那个时代,刘半农的行为只能被认为“不靠谱”。

为烟花女子立传 刘半农是留过洋的人,思想比一般人开放。赛金花是晚清时期京城有名的烟花女子,她曾经是状元夫人,跟随丈夫出使过德国。八国联军进城时,清朝统治者想到了赛金花,利用她的美貌和德语与德国高官取得了联系,数万百姓因此免遭伤害。赛金花的义举打动了众多国人,不过仍然有许多人对她的身份议论纷纷。晚年的赛金花处境凄凉,连房租都交不起。 刘半农对赛金花的事迹有所了解,他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和学生结伴去拜访赛金花,还给她写了一本书叫《赛金花本事》。这样的举动,恐怕只有刘半农能做的出来。

预言自己和徐志摩死期 刘半农还有一大不靠谱,就是说“死”了徐志摩,“说死”了自己。刘半农和徐志摩关系要好,当时徐志摩已经与林徽因分开,娶了京城著名交际花陆小曼。陆小曼其人出身优渥、生活奢侈。徐志摩为了满足陆小曼的生活开销,不得不北京、上海两地奔波教学,为了快速往返,徐志摩经常把乘坐飞机当作自己的出行方式。 1931年11月的一天,刘半农和徐志摩一起出席聚会。徐志摩告知老友第二天将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刘半农称自己最害怕坐飞机,担心不安全。徐志摩一笑置之,说:“一事费神,我若死,勿忘作挽联。”刘半农回答:你要真的出事了,我给你写挽联。 朋友之间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山东济南一带撞山坠毁,徐志摩遇难。刘半农非常心痛,后悔与徐志摩开了一个生死攸关的玩笑。 更不靠谱的是,刘半农居然预言了自己的死期。1934年6月份,刘半农和朋友一起到内蒙古考察方言。当地环境恶劣,一行人晚上只能睡在草房子里。刘半农把自带的床放在房子的中央,其他人睡在墙角的土炕。刘半农自嘲道:“我这是停柩中堂啊!”众人哈哈大笑,点头称是。 然而就是这一次考察,刘半农染上了致命的回归热,并且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在同年就去世了。 总结:刘半农就是这样一个人,总能让人大吃一惊,又为他的“意外之举”大为折服。 参考文献:《她字的研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