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不时向以色列北部发动袭击,以军空袭和炮击黎巴嫩南部目标进行报复。双方在黎以临时边界的冲突持续至今。当地时间3日,总台记者获准到黎巴嫩南部一个小镇进行采访,这个小镇距离黎以临时边界仅有约15公里。

 

战事持续 赴黎南部采访难度加大

总台记者 次晓宁: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黎巴嫩南部一个叫瓦迪吉罗的小镇,小镇距离黎巴嫩和以色列临时边界大概还有15公里。随着黎以临时边界冲突的不断持续,赴黎巴嫩南部采访也是越来越困难。比如我们这次申请来黎巴嫩南部采访,光申请的时间就有将近一个月。我们今天从贝鲁特出发,原定的目的地是一个更靠近边界线叫西迪钦的小镇,但是走到半路的时候就被告知由于边境局势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要更改目的地,单程的行程也从一个半小时变成了四个小时。

 

越往黎南部行进房屋受损越重 人员越稀少

 

总台记者 次晓宁:今天往南走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越往南走人越少,房屋的受损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就像瓦迪吉罗小镇曾经几次遭到以军袭击。据我目测,镇上至少一半的房屋是人去楼空的状态。新闻中往往会提到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黎巴嫩南部,一个是黎以临时边界。黎巴嫩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大概是1万平方公里,黎巴嫩南部也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是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往南走不久就可以进入到南部地区,但是狭义上特指利塔尼河到边界线之间这30公里长的一片广大的区域。

 

总台记者 次晓宁:1943年,黎巴嫩获得独立。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大批的巴勒斯坦人为逃离战火来到邻国黎巴嫩进行避难。时至今日,黎巴嫩境内依然有大约50万巴勒斯坦难民。随后,由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和教派冲突愈演愈烈,从1975到1990年之间,黎巴嫩陷入了长达15年的内战。就在内战期间的1978年,以色列进入到黎巴嫩南部,并扶持了一支“南黎巴嫩军”。1982年,以色列以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为由,派兵深入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这也是第五次中东战争的起源点。

 

总台记者 次晓宁:2000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联合国划定了一条临时停火线。由于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并没有外交关系,而且双方并未划定边界线,这条临时停火线后来被视为黎以临时边界。黎以临时边界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蓝线”,主要是因为蓝线由铁丝网构成,中间作为界标的是300多个蓝桶。在随后的时间里,以色列就在蓝线的以色列一侧的几米到十几米的地方修建了高大的混凝土T型墙。

 

数月冲突致黎南部受损严重 多处成废墟

 

总台记者 次晓宁:黎巴嫩南部是一片风景非常秀丽的地方,但是在过去由于受到长期战乱的影响,南部的经济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一直到目前为止,黎巴嫩南部一直是以农业为主。此次冲突已经超过9个月,南部的受损情况也是极其严重的。大片的森林、果园、橡胶园、农地被以军的炮火、白磷弹或燃烧弹波及变成了废墟。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