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诗歌的起源

文/吉狄马加

诗歌是灰烬里微暗的火,透光的穹顶。

诗歌一直在寻找属于它的人,伴随生与死的轮回。

诗歌是静默的开始,是对一加一等于二的否定。

诗歌不承诺面具,它呈现的只是面具背后的叹息。

诗歌是献给宇宙的三或者更多。

是蟋蟀撕碎的秋天,是斑鸠的羽毛上撒落的

黄金的雨滴。是花朵和恋人的呓语。

是我们所丧失、所遗忘的一切人类语言的空白。

诗歌,睁大着眼睛,站在

广场的中心,注视着一个个行人。

它永远在等待和选择,谁更合适?

据说,被它不幸或者万幸选中的那个家伙:

——就是诗人!

作者

吉狄马加,男,彝族,1961年6月生,四川凉山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赏析

现在,就让我们来领会一下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诗歌的起源》这首诗的内容及意义。这是一首对诗歌追根溯源的诗作,无疑对我们理解和探讨诗歌本性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就让我们从四个方面加以领会。

一、滞后产物。事物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发展与进步中,会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与智慧,那么,诗歌就是从这里起源的,也就是说,事物发展后沉淀的部分,就是诗歌,就是诗歌的火种,就是诞生诗歌的土壤,也就是诗歌不是当时事物的表象,而是事物的灵魂,如,大火后的“灰烬”,“穹顶”上透出的一丝“光亮”,还有“从生到死轮回”的哲理,这些都是“静默”的东西,是事物发展后沉淀的东西,不是轰轰烈烈的过程及场面。

二、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各有其景,这也是诗歌起(来)源的因素之一。那么,有人就会质问,写的春夏秋冬不就是表面现象吗?怎么能说表象不是诗呢?可称诗,但诗有优劣之分,有神诗,有平庸之诗。真正的高档诗,是写出事物的神韵。春夏秋冬虽然各有其景,但各有其意,不要忘了各有其意,表达出事物的意,不是直接写出事物之景就了事。如,“蟋蟀撕碎了秋天”,“斑鸠的羽毛上撒落着黄金的雨滴”,“花朵和恋人的呓语”,它们虽然是表面之景,但含有了景后的意义。

三、语言空白。为什么说诗歌是语言的空白?因为空白是思索,是智慧,是结晶,是需要用沉淀后的东西去填充的部分,是隐而不露的部分,也就是说,空白是诗,诗的灵魂就在空白里。如,“一加一等于三或着更多”,或“是呈现了面具背后的叹息”。

四、诗人。可以说,诗人是世界观察家、思考家、哲理家,没有这些深入事物内部的诗人,世界也不会诞生诗。诗虽是神圣的,神秘的,一旦诞生,它就是大众的,被大众所理解和共识。因为诗人,他“站在广场中心,睁大眼睛,”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一个个行人”,他把观察到的人、事、物及历史,统统在大脑中过滤,然后把质的东西呈现给大家,而不是表面的那些“面具”。因而,一首诗就在诗人的灵魂中诞生了。

一首诗要说明一种事物的起源,很难不陷于说教,而这首诗就摆脱了说教,其笔法就是运用了大量意象来表达。如:“灰烬、暗火、穹顶、一加一不等于二、面具、秋天、蟋蟀、斑鸠、雨滴、花朵、呓语、空白、眼睛、行人、广场”等等。意象是诗歌的骨骼,一首诗缺乏意象,就如同草灰打起来的一堵墙,还能经得起历史风雨的冲刷吗?

作者

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