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闫晓辉 济南综合报道

随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的风口已至,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一股热潮。

山东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在滨州成立、《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山东省低空经济协会成立……今年以来,山东迅速布局低空经济,踏浪出圈。

7月3日,山东省低空经济协会成立。

低空经济,万亿新“蓝海”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2万亿元,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

2024年将成为我国的“低空产业元年”,空域逐步完成划分并放开,产业有法可依,飞行器和应用场景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低空经济的热潮。包括广东、山东等在内的省份反应迅速、紧抓发展机遇,在低空产业中“落子布局”。

专家建议,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可大力引进飞行器制造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市场需求大的省份,可大力拓展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应用场景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省份可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为低空经济提供人才保障。

5月21日上午,滨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竞逐低空经济,山东迎风而上

抢抓低空经济“风口”,山东不甘落后。各市早早抢先布局无人机产业发展,创下多个全国“首个”。

山东的无人机产业集聚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态势,而滨州市则成为了该领域的引领者之一。借助山东航空学院的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滨州市相继规划建设了两个无人机产业园,旨在打造我国东部无人机产业集聚区,辐射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领跑全国首个扎堆布局。今年5月21日,滨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管理机构,全面开启滨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济宁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航空航天产业。2020年,通过招商引资,山东顶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研发生产的“大白鲨”是国内首台起飞重量达到600公斤的无人机。2021年8月,“大白鲨”从上海出发,飞到浙江舟山,装载梭子蟹、大黄鱼等20公斤海鲜后,再从舟山飞回上海,这是国内首次通过固定翼无人驾驶垂直起降飞行进行岛链物流。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1亿元的航天宏图无人机生产基地项目于2022年8月份正式落地。

今年4月17日,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一架“领雁”AG50轻型运动飞机在平阴榆山机场起飞,进行低空飞行表演。这标志着济南成为AG50飞机在北方7省市唯一授权销售城市,济南低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今年5月印发的《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中提出,到2027年,济南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以上。在此次政策之前,济南已先后出台《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济南市加快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是全国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

6月17日,北方首条低空物流航线“首飞”。

青岛则在无人机监管上率先破题。早在2014年,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优凯飞行(U-Care)无人机综合监管云系统,成为国内最早推出无人机综合管控系统的企业。今年以来,青岛大力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抢抓新赛道。6月17日,北方首条低空物流航线“首飞” 青岛生鲜从田间到北京餐桌最快6.5小时,此航线是山东省乃至中国北方地区首条低空物流航线。

行业主管部门也在迅速行动,为山东低空经济发展助力。4月22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编制的《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公开征求意见。7月3日,山东省低空经济协会成立。协会通过积极参与低空空域开发利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服务等多个方面行业标准制定,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可见,山东加快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已初步建立起低空经济产业链体系,正拓展产业创新之路,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的增长点。

振翅起飞,山东已搭好“舞台”

“近年来,山东加快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在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初步建立起低空经济产业链体系。”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低空”高飞,山东有着独特的优势。“山东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制造业相当发达。”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芳纶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制造,而作为国内碳纤维的龙头企业光威复材,是威海的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而烟台的泰和新材、民士达两家上市公司,则是芳纶纸制造商。

政策层面,《山东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简称《发展规划》)《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相继印发。《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实施低空经济培育行动,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丰富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利用城市边缘闲置地、生态公园绿地等适宜区域建设航空飞行营地。逐步建立覆盖省内有条件的重点景区的低空旅游航线网络,推广开展高空跳伞等航空体育活动,支持航空俱乐部发展。

同时,山东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场景也相当广阔。近年来,山东通勤运输、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航空运动、无人机植保等业态蓬勃发展,以通用航空为主题的航空节、飞行体验节等航旅产品丰富多样。

保障体系方面,山东同样具有多项优势。据了解,截至2024年2月底,山东共建成通用航空机场22个,其中A类机场10个。拥有空天信息大学、山东航空学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一批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低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技术支持;截至2023年底,全省经营性无人机企业和通航企业达到1486家;拥有通用飞机232架,实名登记无人机7.1万架。有人通用航空累计飞行9.15万小时,居全国第1位;无人机作业飞行118万小时,居全国第6位;培训无人机操控员1.81万人,居全国第1位。

翱翔低空,山东接下来怎么“飞”?

《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无人机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培育10家左右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和100家左右的优质企业。

而根据《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山东将充分发挥资源要素优势、产业先导优势、场景应用优势,推动无人机产业体系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无人机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具备山东特色的无人机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相关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增强了业内人士的信心,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预示着山东的无人机行业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提出,山东要发展低空经济,就要把产业发展根基夯实,建立山东低空经济产业图谱,摸清家底。他表示,一方面要打通研发、制造、服务、应用产业链;另一方面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例如低空物流、私人飞行、应急服务、医疗服务、低空旅游等,拓展公共服务和商业应用场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