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刘光子提起冲锋枪更换弹匣紧追不放,数十个英国兵举着双手,自动排成两行,他立即押着这一大群俘虏上山。 刘光子于1921年出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1946年11月,刘光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先后参加兰州十里山追击战、沙漠遭遇战和太原攻坚战等战斗。 1951年,刘光子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561团2连战斗组组长。
1951年4月24日黄昏,第五次战役打响。 刘光子随187师大胆采用白天从集结地进入江岸突击点埋伏起来的办法,并且作了突击不成便强攻的打算,结果突袭成功。 这大大缩短了渡江时间,而且给其他部队以极大的鼓舞。 187师过江之后,继续向敌纵深开进。相继夺取敌4个高地,穿越30里崎岖山路,粉碎敌人10多次阻击,拿下了绀岳山,控制了江南第一制高点,割裂了英第二十九旅与美三师的联系。 志愿军主力继续南进,于25日18时突破伪一师及英二十九旅主要防御地带,占领汶山、弥寺、直川里、中牌力、七峰山地区,187师突破敌临津江防线的第三天,561团二连刘光子奉命到空防洞北山最东端的山头上放哨。按营里的统一部署,刘光子的这个战斗小组负责控制山下的这条公路,阻止雪马山方向的敌人从这里逃跑。
刘光子此时所站的位置,实际上是敌人的后方,西北方向的雪马山主峰上,我军与敌激战正酣,雪马山上敌空机群飞来飞去,不断地向山北面俯冲、投弹。 此山下面杂草丛生,南面不远处,可以见到敌人丢弃的纸烟盒、碎纸片和空罐头盒等杂物,从所有迹象判断,敌人曾在这里驻扎过。 突然,刘光子发现山下面的草丛中有七八个敌人在走动,不一会儿,这几个敌人便隐没到小松树林里了。 刘光子隐蔽地摸到那片小松林,他用手轻轻拨开面前的松树枝,发现那帮家伙正垂着头龟缩在一起,仔细一数,竟然是八个!从敌人的神态上判断,敌人很可能是被打散逃来的。
刘光子看到在敌人侧后,有一块黑黝黝的巨石,周围净是密密的野草。刘光子提起冲锋枪,悄悄向那巨石摸去。 他紧贴着石头朝下望,呀!眼皮底下,敌人近在咫尺。他把身上带的两颗手雷摆放在面前,然后紧握冲锋枪。刘光子屏住呼吸,一咬牙,“哒哒哒……”一梭子子弹猛扫过去,敌人滚成一团,其中一个敌人抱起枪,疯狂地向刘光子这边窜来。 正当刘光子准备更换弹匣还击之际,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刘光子脚下的巨石底下,呼呼啦啦拥出一大批敌人!刘光子恍然大悟:巨石底下的石洞隐藏着大批敌人,刚才那个未受伤的敌人是来报信的。 此时,敌人已发现了刘光子! 敌人在一个军官的带领下,端着枪朝刘光子走来。敌人一步步靠近,刘光子猛地一扣扳机——糟糕,子弹打光了!刘光子禁不住心里一沉,一大片黑洞洞的枪口在一步步逼近他。 刘光子突然把手雷往下一推,向后就势一滚,只听“轰”得一声巨响,硝烟、碎石同时飞向空中。由于距离太近,刘光子也被剧烈的爆炸声震昏。
刘光子战斗小组的战友听到枪声和爆炸声,一看刘光子不在,知道有情况,便循着爆炸声迅速赶来,向敌人猛烈扫射。 刘光子醒来后,听到对面山头上枪声很急,他站起身往下一看,发现被打散的敌人正拼命地顺着山沟往南跑,身后丢弃的枪支、军服等散落一地。 刘光子提起冲锋枪,更换弹匣紧追不放,冲到敌群中间,他仍紧盯着最前边的敌人猛追,在距前头敌人还差一步的时候,刘光子握紧手中的冲锋枪枪柄,往前用力一抡,刚好击中敌人腿部,前面的敌“扑通”一声栽倒在地,趴在地上喘着粗气乱哼哼。 刘光子端起冲锋枪,朝天扫射了一梭子,然后大声喝道:“站住!再动老子就开枪啦!” 在刘光子威严的目光注视下,面对刘光子黑洞洞的枪口,敌人一个个战战兢兢地放下枪,举起了双手。 刘光子一边指着山头,一边用刚学来的半生不熟的英语命令:“狗头!狗头(GOTO)!”听到命令,俘虏们一个个举着双手,自动排成两行,垂头丧气地向山上走去。 刘光子眼见俘虏丢了一地很漂亮的自动枪,心里痒痒的,他顺手从地上捡起一支冲锋枪背到肩上,押着这一大群俘虏上山去了。
刘光子抓来的这63个俘虏,属英国“皇家陆军”二十九旅格洛斯特营。 此战后,刘光子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 1958年,刘光子复员回乡,先后担任过乡武装部部长、党委副书记以及杭锦后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96年7月7日,英雄刘光子逝世,享年75岁。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刘光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