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清宫剧的朋友们大致都听过粘杆处一词,特别是是在港台那些不靠谱的影视剧演绎下粘杆处更是神乎其神,甚至杜撰出“血滴子”这样的大杀器,而且一出场就是那种十恶不赦,坏事做绝,好事不碰的那种,其实粘杆处却是有这个机构,而且对大清帝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为封建皇权为虎作伥,另一方面也对大清帝国开疆拓土事业做出了贡献,本期,就来聊一聊这个神秘的机构,号称大清帝国“中情局”的粘杆处。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的九个儿子围绕着皇储之位展开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各位王爷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拉拢大臣、有的结交军官、有的广施仁义博取名声……只为在竞争中能够压过对方一头。康熙的第四子、雍亲王胤禛则另辟蹊径,他效仿明朝的锦衣卫,组建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取名曰粘杆处,对外以捕蝉,捉蜻蜓,钓鱼掩人耳目,实际上就是复杂侦查朝中动向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粘杆处在胤禛夺取皇位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康熙死后,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酬谢粘杆处的功劳,雍正在内务府之下正式设立了粘杆处机关。粘杆处的工作人员粘杆侍卫,享受朝廷命官的待遇。同时,选拔八旗大员子弟之獧捷者和京师良家子弟扩充粘杆处,由此粘杆处正式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正式机构。起初粘杆处主要的任务是监视百官和那些对朝廷不满的人。雍正死后,乾隆上台,大搞文字狱,粘杆处再次发挥业务特长,为乾隆“挖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大案要案”,这其中有多少无辜的,那真是只有天知道。 此后,乾隆开启大清帝国最后一轮开疆拓土运动,号称“十全武功”。乾隆将首要目标对准了准噶尔汗国,在清军的打击下,准噶尔汗国灭亡,准噶尔汗国最后一任大汗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被沙俄秘密保护在圣彼得堡,数万清军在茫茫帕米尔高原寻找阿睦尔撒纳。

搜寻无果之下。乾隆动用粘杆处在各地搜集情报,最终他们在哈萨克汗国境内的俄军营地中获悉阿睦尔撒纳正在圣彼得堡避难,乾隆遂以《尼布楚条约》中规定双方不得容留对方的逃犯为由,向沙俄交涉,要求其交出阿睦尔撒纳。沙俄起初抵赖不承认,乾隆一点不客气,直接对沙俄进行经济制裁,禁止大清和大清属国与沙俄贸易,此举使得沙俄国库收入减少了四分之一,无奈之下只得交出阿睦尔撒纳的尸体给驻新疆的清军(在大清与沙俄交涉时,阿睦尔撒纳病死在圣彼得堡),清军将阿睦尔撒纳的尸体运到北京,被乾隆挫骨扬灰,极大的震慑了那些对大清不怀好意的人。

清缅战争中,一开始清军对缅甸贡榜王朝的情况一无所知,以至于前三次战争都无功而返,甚至付出了一代名将傅恒的性命。清军在缅甸战场的失利,乾隆再次动用粘杆处,他们从河内、马尼拉等地获悉了缅甸的实际情况。原来贡榜王朝是一个幅员百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军队数十万,且装备先进的地区强国,因为贡榜王朝很早就与英属印度贸易,他们得以接触英国人先进的武器,缅军普遍装备了英式燧发枪和英式火炮,缅军中还有许多英国教官,甚至缅军的作战方式都是以英军的作战阵列为准,缅军的战斗力实在不容小觑。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乾隆再不敢大意,他一方面从全国各地征调诸如索伦营、藤牌兵、西山健锐营、驻防八旗兵等精锐部队到缅甸作战,一方面督促西洋传教士为清军改进红衣大炮,并打造重达千斤的重炮送往前线。最终在清军充分的准备和强大的国力碾压下,清军取得了第四次征缅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缅甸称霸中南半岛的美梦,维持了中南半岛的势力均衡,同时也收复了明末以来被缅甸占领的西双版纳的失地。 随着大清帝国的统治越来越稳固,粘杆处的职能更加偏向于对战争中的情报收集。此后,粘杆处几乎参与了清军每一场对外战争,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天山南北、雪域高原……在嘉庆年间的张格尔之乱中,粘杆处再次为清军立下大功,为清军活捉张格尔提供了精确的情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