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上海博物馆文物清理组的工作人员万育仁先生正在仓库中清理一些字画,他准备将一个竹篓里的废纸拿去倒掉,突然,一个纸团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捡起来仔细查看上面的内容,竟是一张请假条,纸张已经裂痕累累,看起来年代颇为久远,上面还隐约写着“晋王羲之上虞帖”。

“这是王羲之的作品?难道是赝品?”,万育仁觉得这是真迹的可能性非常小。 的确,王羲之的作品极为珍贵,当今世上他的真迹极其难寻。

历史上,王羲之的作品广受赞美,许多都被帝王将相搜罗收藏,民间罕见,逐渐聚集在了少数人的手中。 后来因为历史的变革,累计出现了数次“王体”集中销毁事件,王羲之的许多字画、字帖因朝代的动乱、更迭而被烧毁、陪葬。

到了元明清时期,王羲之大部分的真迹就已经很难寻到,最巅峰的时刻也不过只有几十纸真迹,甚至连唐人的摹本也是凤毛麟角,皆为珍宝。 更别提放在当今社会,别说真迹难求,就是有幸找到临摹本,就已经价值不菲了,早在1954年,估价就已经达到2亿!有预计,如果《兰亭集序》重现于世,起码能达100亿之高。

所以万育仁对这张请假条的真伪有所迟疑,不过,谨慎细致的万育仁还是对其抱有一丝希望,他将《上虞贴》拿到了上海博物馆鉴定,最初,这幅字帖被认定为赝品:“这书法帖怎么还在?这是三年前收上来的,早就鉴定为赝品。” 不过因为纸张颇有年代感,万育仁觉得还是保存下来为好,留待以后可以复查。 直到1975年,上海博物馆老馆长沈之瑜重新上任,万育仁将之前收起来的字帖重新拿了出来,不过沈之瑜也难辨其真伪,适逢上海书法鉴定大家谢稚柳刚刚回来,于是请谢稚柳先生对这幅《上虞贴》进行了鉴定。

他看到帖本时大为惊奇,断定此帖年份久远,即便真迹也非同小可,经过软X光拍摄,上面显现出了南唐时期的印章“内合同印”朱印以及“集结院御书印”墨印,可断定这张废纸属于《上虞帖》的唐摹本。 且此人手法高明,临摹的字迹灵动洒脱,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称得上是一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

意外收获王羲之的唐摹本,大家皆是满怀欣喜,随后立即请来了装裱大师严桂荣用“火烧法”的修复。 虽是唐摹本,但为研究王羲之的书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意义非凡,几经“波折”,如今已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

这幅王羲之《上虞帖》的唐摹本重现于世,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轰动,“书圣”的字迹吸引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纷纷来到上海观摩。 文物工作者们对文物的使命感让这些珍宝都没能被历史磨灭,慧眼识珠,让珍宝再现光彩,实现价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