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取得一些成就之后,洪秀全就在永安这个地方发布诏书,史称“永安建制”,不得不说,永安建制着实有些着急,起义还没有一个稳固的保障,就匆匆建制。
而且,这次建制,秀才出身的洪秀全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好好过了一把官瘾——《五王诏》: 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辖东方各国; 封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辖西方各国; 封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辖南方各国; 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辖北方各国; 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没有辖区。 这就是典型的画大饼啊!且不论这“东南西北”的王号,也不论这“九八七六”的千岁,单单是这“各国”,就显得极其荒唐可笑,从这个诏书里,我们其实可以一窥洪秀全的水平的,不过也确实接地气,不然你封个“怡王”、“秦王”啥的,大家也听不懂,还是这“东王九千岁”听着霸气! 而且,洪秀全还在诏书里加了一个异常重要的原则:“以上诸王,俱受东王节制”,这就令人疑惑了,不知道洪秀全怎么想的,不让自己节制诸王,反而让东王节制诸王。 那么,这些王爷实际能力究竟如何呢?让我们逐一分析。 东王杨秀清:能带兵、能打仗,政治智商奇低
杨秀清起初是在家烧炭为业,后来跟随洪秀全起事,边看边学,也学到不少东西李秀成说他带兵“军令严整,赏罚分明”;理政“事事严整,民心佩服”,这么一看,这杨秀清也算是个人才,但这只是“技术性”人才,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能“节制诸王”的大局型人才,换而言之,就是政治智商太低。 一自从洪秀全让他节制诸王之后,他就飘了。 不知道这杨秀清是怎么想的,觉得自己一人之下还不够,想做那万人之上,于是他打起了洪秀全的主意,要天王洪秀全“逼封万岁;东欲专尊,北王、翼王不服,计议诛杀东王”,看着没有,已有了野心就丢掉智商,竟然一股脑将实权派全得罪了, 最终,天王、北王、翼王、燕王联手,发动了注明“天京事变”,杀掉了杨秀清。天京事变,也是整个太平天国的转折点之一。 西王萧朝贵:憨厚勇猛,吃了没文化的亏
这萧朝贵和杨秀清是同行,也是烧炭为业,烧炭之余呢,就种种地,是一个地地道道、老老实实的农民,但是命运却不容许他老老实实地做个农民。 萧朝贵命运的改变,是因为一个女人——洪宣娇。
洪宣娇是洪秀全的妹妹,洪秀全发迹后,萧朝贵就以天王妹夫的身份被封了西王。 因为常年劳作,萧朝贵的身体极好,史册记载每次作战,萧朝贵都“勇猛刚强,冲锋第一”,打完之后就大口喝酒、大碗吃肉。 但是萧朝贵因为没有文化,所以读不了兵法,脑子也没有读书人脑子活,竟然在一次战斗中,为了鼓舞士气,身穿鲜艳的衣服上前线督师,这可是大忌啊! 结果萧朝贵被敌人集火,战死沙场。 由此看来,萧朝贵可能是一个勇猛的战将,但绝非可成大事者。 北王韦昌辉:阴险狡诈,有小聪明,但无大智谋
韦昌辉,在诸王之中,最是阴险毒辣,在天京事变中,大肆屠杀敌对势力,太平天国数万精锐皆死于他的屠刀之下,太平军元气大伤。 韦昌辉是监生出身,是读过书的,所以论脑子比其他诸王都要灵活一点,但是人品低劣,缺乏远见,在诛杀掉杨秀清之后,大开杀戒,最后招致怨恨,“合朝同心”将他杀掉。 天京事变,归根结底是一场政治斗争,只不过表现形式是军事斗争,而政治斗争中,最忌讳的就是牵连过多,因为大家都是实权派,势力错综复杂、犬牙交错,如果牵连面太大,很有可能会得罪多方势力,最终失败。韦昌辉就是典型的读过书,但读书不多的那种人,最终命丧自己的小聪明之下这样的人,也是难以成大事的。 翼王石达开:天生的名将苗子,真英雄、大丈夫
石达开是天生的名将,为什么这么说呢?来看看他的履历: 16岁出道,19岁封王; 24岁对阵曾国藩,杀得曾国藩投水自尽; 26岁,天京事变,顾全大局,率军出走; 32岁时,为保全部下,自愿降清,后被凌迟处死。 石达开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豪气冲天,但是无奈时势不站在他这边,再加上天平天国这边接连决策失误、内讧,最终失败。 南王冯云山:有战略眼光,但不够果敢,没有实权
冯云山是诸王之中比较特别的存在,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天平天国出谋划策:
在他的谋划下,夺取了江南富庶之地,为太平军的军事活动提供了粮草保障;
在他的谋划下,击破将儒家学说融入拜上帝教,以此来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
在他的谋划下,太平军建立了一整套的内部制度,保证了政权的战时运行。
但是,后来冯云山阵亡蓑衣渡,太平天国也再无可用之人。
由此可见,天平天国诸王,虽然都有一定的个人能力,但或时势所迫、或性格缺陷,都不是成大事之人。
参考文献:
《太平天国史》
《李秀成自述》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