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侠气的故事。
在网文小说的世界里,一个叫陈青的年轻人闯入末世,这个世界有一百种鬼怪,也有武力高强的大侠,主角们常常被反派击垮,陷入绝境,却依然会重新站起来,逆天改命,在江湖快意恩仇。
而在现实世界,这本小说的作者叫吉斯小鹰,很多人更熟悉他的笔名,“彝人烟火”。他今年35岁,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自打第一次在番茄小说稿费过万,就开始资助本地的学生们。
后来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一所位于大凉山深处,普通县中的助学名单上,资助者那一栏云集了不少榜上有名的网文大神,甚至还有只存在于二次元的角色,而这些名字背后的真人,正如江湖侠客一般,隐入尘烟。
吉斯小鹰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正如故事的最开始,他只是想要报答曾经资助过自己的陌生阿姨,想要安慰当初那个敏感又自卑的自己,把善意和理解传递下去。
以下是他的讲述。
沪漂回老家考编后,我依然想过轰轰烈烈的人生
我是吉斯小鹰,彝族人,今年35岁。吉斯是彝族的一个姓氏,是传奇的意思,我爸爸是一个很爱国的人,他想让我成为一个小英雄,所以给我取名“小英”。但因为太像女孩的名字,我被取笑了很多年,后来才改成了老鹰的鹰。

我们家有四个兄弟姐妹,我是长子。
我们一家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我是长子。我爸爸是村医,他没什么文化,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自学成了赤脚医生,但也只是兼职。农忙时节他会去做农活,有人需要医治的时候,他就去医治病人。他很重视对我的教育,逼着我认字,据说我三岁就认识500多个字了,五六岁就能看一些并不复杂的书了,算是一个小神童。
我跟父亲的相处并不愉快,他很严苛,我们从小在他的棍棒教育下长大。我13岁的时候,父亲得了肺癌,他把我叫了过去,让我好好学习,说以后我就是家里最大的男人了。他的语气没有那么温和,大致是“你给老子记得”那样的语气,还顺手抄起一个杯子朝我砸了过来。半个多月后,他去世了,我忽然之间意识到,我真的是家里最大的男人了。从那天起,我没再剪过胡子,我想用胡子来提醒自己,你是家里最大的男人,记住这个身份,你要承担起很多责任了。

童年时期,我和我画的画。
那时,我们家度过了一段很困苦的时间。我妈妈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女人,她靠一台缝纫机,供养了我们四个孩子的生活。她每天早上六点,要扛着一个50多斤的缝纫机,去菜市场给人缝制彝族特色服饰,一条男裤3块,一件女衣十几到二三十块不等。我妈妈干活很利索,一天就能缝好一件衣服,她靠着踩缝纫机,带着我们从乡下搬到了城乡结合部。
现在回忆那时的日子,好像过得很苦涩,但也有很多开心的时候。我们住在一个黑色的铁皮房里,还养了一头小猪,那只小猪的性格很活泼,像一条狗,家里来了客人,它会冲着客人叫,到处拱来拱去,我和弟弟妹妹们都很喜欢它。后来这只猪生病了,我们把它卖掉了,弟弟妹妹们很难过,我就给他们编故事,说我们认识了一头小猪,和它一起冒险,后来它长得实在太大了,有人要吃它,我们为了保护它,就把它送到了深山老林,和它挥泪告别。他们听得脸上都是眼泪。

照一张照片要两块五,这是我童年唯一的全家福。
我高考时,考了我们班第一,但也只是上了个大专,在成都学动画专业。毕业后,我去了上海,入职了中国最大的动画公司,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家牛马公司,一个月的薪资甚至没有3000块。
我当时的业务水平也很差,有一次总导演看到了我做的动画,他找到我的领导,说,“这是什么玩意儿?找到这个人,让他滚蛋!”这句话对我的打击真是太大了,我回家以后失魂落魄的,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又厚着脸皮到了公司,请求导演再给我一个机会。那半年里,我就抱着一个信念,我一定要跟上大家的节奏,疯狂地学,疯狂地做,到最后我们同组同事做不到的动画,也会交给我来完成。后来有一天,总导演又把我叫到了会议室,他说,“小鹰,好好做,下个月让你做副导演。”我才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执念,如释重负。
后来我跳槽、涨薪,事业也算有一些小小的起色,但上海的房价真的太贵了,哪怕我不吃不喝,攒个半辈子,可能都攒不出一个首付。我总不能让孩子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出生长大吧。

回到本地当记者时,我拍的工作照。
2015年11月,我考进了体制内,在凉山州布拖县的电视台当记者,决定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但我心里还是很中二的,以前我看了香港的警匪片,想当黑帮老大,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我觉得我这一辈子,还是想做点轰轰烈烈的动静。
我在番茄写小说,第二个月收入过万
我在8岁的时候,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书名叫《儿女英雄传》。当时我觉得人家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我肯定也能写出来。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写了一段武侠故事,主角被坏人打落山崖,恰巧发现了一个山洞,洞里有绝世武功的秘籍,还有一个有绝世神通的老爷爷。我写了几千字,拿给我的死党看,他的反应特别夸张:“哇啊,太好看了,小鹰你快点写,我还要看后续。”
他的反应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自己真能成为一个小说家。那会儿我们这边有个皮革厂倒闭了,流落出来了很多财务记账、开发票的小本子,我低价买了很多。那些本子正面有格子,没法写,但背面大体是能写能画的,我就用这个本子来写小说。

我小时候也很擅长画画,不过因为贫穷,没有坚持下来。
到了五年级,我的写作事业进阶到帮人写情书。我们这边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小孩十一二岁才开始念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时候,很多人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但他们的汉语不好,也不会写情书,就找我来代笔,我当时写的情书里还有两句话流传得很广,连隔壁学校,甚至中学的孩子都知道,叫“天上的星星你最亮,地上的花草你最香。”
我的“顾客”们有时候会招待我吃点小零食,有时候会给我一两块,也算是小小的收入来源。到了中学,我开始职业化的情书写作,写一封10块钱。直到初二的时候,一个女生很生气地把一封情书扔在我脸上,把我骂了一顿,大致意思是说,我还以为他对我的心有多么真,结果是你在从中作梗。反正从那时开始,我就放弃了这份事业,金盆洗手了,转而写一些少年时期的爱情故事,投稿到《男生女生》《少男少女》的杂志上。
高考之后,我就正式开始了写网络小说的历程,但是写得比较失败,按我现在的经验来看,这本小说基本上符合一本失败小说的所有特征,没有冲突和爽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温和,整篇文章都文绉绉的。但我是个很能坚持的人,一本“扑街”,就继续写下一本,我上大学的时候在写,在上海工作时也在写,总共写过几百万字的网文,直到考编后,才慢慢把这件事放了下来。
2022年10月,我去拍一个宣传片,我扛着四五十斤的拍摄设备,要爬上一座海拔3800多米的山,阿布泽鲁山。我们的下车点离山顶不远,可能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但我实在走不动了,我只能是咬着牙,自己数数,一个数走一步,数到50,休息十来分钟,再走50步,就这么硬生生耗到了山顶。

因为工作原因,我去了大凉山的很多地方。
那会儿我以为是自己缺乏锻炼,再过了两个月,情况更严重了,我哪怕在平地上走几百米就要坐下来歇几分钟,爬楼的时候更严重,爬一层,就得休息好几分钟。我去医院检查了以后,发现是心脏有问题,那会儿我的心脏已经比普通人大了30%,医生都替我后怕,说,你知不知道你差点死在山上了?
我当天查出来心脏有问题,当天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书,送进了ICU。后来抢救出来以后,医生给了我两套治疗方案,一套是开胸手术,医保报销完,三四万就能搞定。另一套是在华西医院做介入手术,在大腿根部切一个口子,用一条机器手伸进去,顺着动脉直达心脏,在心脏里面做手术,创口比较小,做完两三天就能下地活动,一周就能正常生活了,但价格要二三十万。我哪里拿的出那么多钱,于是做了开胸手术。我当时没敢告诉家人,除了我老婆,其他家人都不知道,我还在qq邮箱里写了遗书,定时发布,要是没取消的话,就会发到我弟弟妹妹的邮箱里,好在后来我还是出来了。那两个月身体上真是受了很多罪,胸口也留下了一条很狰狞的疤。

做完开胸手术后,我的胸口留下一道很长的疤。
有一天晚上,我低头看到胸口的疤,忽然就想,要是以后我的孩子也生了病,因为钱不得不选择这种很伤身体的治疗方法,他们是不是也得受这份罪,像我一样留这么一条疤?这个想法几乎成了我的心魔,我几宿都睡不着,就觉得,唉,不行,我得搞钱。
我们彝族有个习俗叫康复宴,大病初愈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庆祝一下,吃个烧鸭,或者杀头小猪。在康复宴上,我就对着家人们宣布了这个决定,我要写小说,而且我一定要月入过万。

我和儿子的合影。
我是抱着搞钱的目的去写作的,我觉得用户数量才是王道,因此我很快确定了写作的平台,番茄小说。然后我就开始折琢磨这本小说该怎么写,我刷遍了番茄排行榜上所有的书,还有一个网文作者论坛里所有的帖子记了好多笔记,当时我身体还很虚弱,每天都在床上,除了吃喝拉撒,就在刷榜,记笔记。
终于我确定了写作方向,末世题材,因为它里面的冲突会比较强烈,但具体的设定,我依然没有想清楚。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忽然想到了百鬼夜行,有人弄了个百鬼录,收集了一百种鬼。我越想,故事的轮廓就越清楚。我赶紧下床,把这个想法给写了下来,因为某个奇怪的原因,鬼怪降临,人类被灭亡了大半,主角登场,开始逆天改命。

因为心脏的问题,我必须一直戴着呼吸机。
2023年的8月1日,我正式开始更新。刚开始我一直是单机写作,没什么读者,番茄的机制是,写到八万字才会正式推送给读者。期间默默无闻的过程是最难熬的,不过我写了很久网文,对此已经很有经验了。我点了验证以后,成绩不如大多数作者,第一天只有两百个读者,收入也是从零开始,一块、两块、三块、十来块,慢慢往上升。
大概到了30万字左右,读者数量的曲线突然往上跳了一下,那天收入有224块钱,我好开心,感觉这本书终于赚钱了。第一个月,我赚到了783块钱。
刚开始我一直是一天三更,每天更新6000字。后来有好几个读者说,最近怎么变得这么水呀?我还不太服气,回头看了一遍,发现他们说的是事实。从那以后我就说,兄弟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改成了一天两章,4000字。虽然字数更少了,但对读者来说,其实阅读体验是更好的。

2024年12月,我应邀参加番茄小说创作者大会,非常激动。
番茄还有一个机制,叫多书名测试,一般20-50万字都可以申请这个测试,一本书可以起五个名字,看哪个名字更能吸引读者。当我把书名改成《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数据一下子就“起飞”了。平时我一个小时也就个位数的评论,那天凌晨一点,我每分钟会收到两三个评论,我就知道可能要火了,第二天我再打开番茄页面,当天的阅读量已经达到了25万人。

这本书一开始叫《百鬼末世,我成了最强御鬼师》,后来改成《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数据暴涨。
当时我更新到180章,46万字左右,在番茄写书的第二个月,我就已经月入过万,提前实现了年度目标,我终于熬出头了。
穷人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我12岁的时候,得到过一个陌生人的资助。因为家里很穷,被《凉山日报》的记者报道过,有一个退休的阿姨看到了,就决定资助我,每学期给我寄200块钱。回老家进体制以后,我联系上当初报道的记者,想要一下那个阿姨的联系方式,至少去拜访一下她,结果得知那个阿姨已经去世了。当我靠写小说月入过万以后,我就想到,虽然我没法回报那个阿姨了,但可以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记者采访时拍的照片,我举着我画的画。
我们村里有一对孤儿姐妹,她们生活得很不好,我见过她们以后觉得很心酸,但我没有当场说要资助她们,而是默默地走了。因为我的性格比较拖泥带水,我在想一旦开始资助,肯定要负责到底,但我的收入够支撑她们到大学吗?那会我身体也不好,我甚至在想,我有没有能力活到这一天?我想了整整半个月,才终于下定决心,资助了这两个孩子。
2023年年底,我在番茄写作的收入越来越好,每个月除了日常开销,还能剩下一些。因为我小时候穷惯了,用钱非常省,我就想能不能用这些钱多资助几个孩子。我去找我老婆商量的时候,她非常支持,觉得这是一件给儿女积德的事情,于是我就开启了一个助学项目。
番茄上有一个广告模式,读者看一个广告,作者就可以收到一毛钱,我们管它叫为爱发电。我和读者们说,只要有一千个人投为爱发电,我们就可以解决两个小孩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大家也很踊跃地投入其中,我发起第一期助学项目的时候,为爱发电的金额大概可以资助四五个小朋友,我又贴了一些钱,凑到了一万,于是有了第一期助学金,给十个孩子每人资助了一千块。我去本地高中资助办的那一天,村里下了一阵大暴雨,又忽然停了,这十个孩子在学校里等我,我到的时候,他们背后刚好出现了一道彩虹。

我掏出手机,拍下了那天的彩虹。
资助了这一期以后,我心里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很沉重,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很有限,没办法帮助更多孩子。所以深思熟虑以后,我在书里介绍了助学的情况,有实力的书友可以来帮助我们本地的孩子,于是第二期项目,就多了36个资助的名额。有一个叫李金奎的老哥,40多岁,在广东做生意,他到目前为止已经捐了10万块,上次我见到他的时候,都开玩笑说,这不应该叫彝人烟火助学金,应该叫李金奎助学金。这个老哥是我的书友,人很低调,一开始都不愿意署名,现在我书里最厉害的一个角色,就用的他的名字。
刚开始助学金这事,只有我和几个书友。后来有一次,我因为肺部感染住院,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以后,我一只手打点滴,一只手用电脑码字,有个护士看到我就比较好奇,就多问了几句。当时我在番茄小说上只有一万出头的粉丝,没想到这个护士小姐姐就是其中一个,还把我拍了下来,发到了抖音上,过了一段时间,这条视频突然火了,有很多抖音博主来找我拍视频,我在凉山州布拖县做助学金的事情,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现在,给我们本地高中助学金捐款的不仅有我和我的书友,还有许多网友,和番茄的作者们,比如老贼、码字的么么、白鹭成双、香蕉披萨等等。
我最早立志要资助200个孩子,但很快这个梦想就实现了。

第二期的时候做横幅还不成熟,字打错了。
除了金钱上的资助以外,还有很多厂家联系我,可以资助这些孩子们衣物和日用品。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卫生巾,我当时发现这个需求也是一个偶然,有一次我去快递站取快递,有一个柜子是放问题件的,其中一个快递是包装散落的卫生巾,还有一个写好评2元返现的卡片,填写的地址是布拖中学。我就留了个心眼,在网上搜图搜出来了那件商品,一百张卫生巾,他卖12块8,还有两块好评返现,也就是说,一张卫生巾一毛钱。我去翻了评论区,有人给评论留言说,私密处不要用这种便宜的东西,然后买家回复了四个字,我有难处。
这四个字触动了我,但我又没办法找到那个女孩说,以后你的卫生巾我包了。因为贫穷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卑,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动员过全班给我捐款,总共37块多一点,我接受了,但全班所有孩子也都成了我的资助人,我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非常自卑。后来我联系到了一个做慈善的老哥,他帮忙联系到厂家,搞了一个爱心包,里面有卫生巾、肥皂、毛巾、牙刷、牙膏之类的日用品,每个孩子都有份,这样就不存在伤自尊的事了。

助学项目第四期发放仪式。
我资助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宗旨,就是这个钱你爱怎么用怎么用,哪怕你买一个玩具,买一双很贵的球鞋,你快乐就行。我最早被那个退休阿姨资助,拿到第一笔200块钱时,跑到本地的新华书店买了一套78块钱的《倚天屠龙记》,20多年过去了,我至今都记得那个中午,翻开书页的喜悦。我觉得穷人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虽然这个钱对当时的我来说很多,但我想得到的,比这个钱更贵重。

我会把百元大钞都换成十元的现金,更方便孩子们在村里用。
前段时间,我因为扁桃体炎住院,它是一个小病,但会引起心率加快,恰好我的心脏有问题,对我来说就很严重。有一个我资助过的小姑娘,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听说我住院了,就拿着一卷钱,大钞卷着小钞的,非要给我。我死活不肯接受,说等你以后工作了、月入过万了,再想这些事情,把她劝回去了。隔了一两个小时,她又提了一篮子土鸡蛋来找我,说这是她自己养的鸡,不是吃饲料长大的,蛋虽然小了点,但都很干净,一定要给我。这是一件小事,但我却感受到了善意的传递。
现在我还在番茄写小说,最近遇到了一个瓶颈,剧情卡壳了,拖更了一段时间。我的读者很宽容,他们知道我的身体情况,只会说,“烟宝,不用着急,等你身体好了再写”“烟宝,凡事身体为重,有空回来多更新几章就行”。我最早资助的那对孤儿姐妹,现在姐姐在读中专,我帮她选了兽医专业,妹妹还在读初中,成绩中等偏上。助学金项目已经办到了第四期,当地得到资助的孩子数量差不多有540个。
网文世界里,主角还在末世升级打怪、逆天改命,而现实里的大家,也像故事里的大侠,隐于江湖,却都在尽一份力量,让这个世界慢慢变好。
*本文由吉斯小鹰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吉斯小鹰 | 口述
谢一哞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THE END-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74个口述故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