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前往俄罗斯访问,双方就中俄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访俄第2天,普京在莫斯科会见王毅。此次会谈中,中方拿到了想要的答案。和以往普京会见西方领导人不同的是,这次会见现场没有长桌。那么,普京在会见王毅时,都作出了哪些表态?这对中俄关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当地时间3月3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前往俄罗斯展开访问,并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多个热点议题展开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外交部门协调,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加强在国际多边组织的协调配合等。这样高效、实质性的开端,无疑为王毅的访俄行程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围,为后续行程奠定了积极的基调。

访俄第2天,普京见了王毅,中方拿到了想要的,这次现场没有长桌

当地时间4月1日,也就是王毅应邀访问俄罗斯的第2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王毅,更是传递出积极信号。会谈中,王毅再度强调,中俄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受外部干扰。这表明中方对俄政策具有战略稳定性和延续性,不会轻易受到外部影响。

王毅还表示,中俄关系只会越走越宽广,中俄友好并非面向当下,而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在美俄关系出现缓和迹象,西方国家鼓噪美国“联俄抗中”的背景下,王毅的表态,已经亮明了中方立场。不管美国如何挑拨,中方都将一如既往地基于自身发展利益,站在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维护中俄关系持续稳中向好发展。

访俄第2天,普京见了王毅,中方拿到了想要的,这次现场没有长桌

对于王毅的表态,普京也明确许下2个承诺。首先,他表示,俄方愿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这表明俄罗斯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的坚定决心,也间接表明了俄方反对外部干扰的立场。

其次,普京强调,俄方愿不断深化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有分析认为,此举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维护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增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全球多极化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在美方的制裁、打压之下,普京强调愿与中方深化合作,这不仅符合中国的需求和俄方的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盼。由此可见,中方已经拿到了想要的答案。与此同时,此次会谈还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中俄关系拥有强大的韧性,将携手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访俄第2天,普京见了王毅,中方拿到了想要的,这次现场没有长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谈和以往普京会见西方领导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会见现场没有出现长桌。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曾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人举行会谈时,都被安排坐在一张6米长桌的两端。相关照片一度登上各大西方媒体的头条。有分析称,这种距离感意味着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谨慎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不满。

而此次在会见王毅时,现场并没有出现那张世界闻名的6米长桌。从现场照片来看,普京笑容满面,和王毅坐在桌子前面对面交谈,预计双方的距离只有不到两米。外界认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有利于中俄之间的深入沟通,表明中俄之间高度的政治互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普京对中国的亲近。

访俄第2天,普京见了王毅,中方拿到了想要的,这次现场没有长桌

这也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更深刻地意识到,中俄关系不仅深厚亲密,还稳如泰山。正如王毅外长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70多年来,中俄关系不仅拥有坚实的互信、深厚的底蕴,还有强大的韧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