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十三
编辑|苏打水
眼下国产剧市场上,热度最高的剧毫无疑问是《藏海传》。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官博接连发文,为这部剧打call。

除了上星央八,《藏海传》还将二轮上星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排面拉满。

而同样是权谋剧,看了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再看胡歌领衔的《琅琊榜》,相似的设定与故事走向中,两部剧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观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01权谋争斗单薄
作为一部权谋剧,《藏海传》对权谋斗争的描绘,给人一种“小儿科”的质感。
藏海得到平津侯的青睐后成了舍人,上司杨真、钦天监褚怀明忌惮藏海,想要拉拢或除掉他。

而他们威逼利诱的手段,就是找个姑娘让藏海收下,不收就烫坏姑娘的喉咙,看到姑娘晕过去,藏海答应考虑一下。

杨真等人的手段利用了藏海的善良,但是藏海如果想救人“以退为进”,大可以先假意答应,而不是天真的相信恶人,能放过无辜的人。

这一段正反派的都“拉扯”相当幼稚。
而同样是设局,《琅琊榜》中梅长苏与太子、誉王等人的争斗更加高明,他假意辅佐誉王,帮誉王除掉太子爪牙的同时,又给太子递上誉王的把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种线索交错,你来我往的交锋,才足够惊心动魄。
反观《藏海传》中的“鸿门宴”,反派将威胁摆在明面上,主角又心慈手软,像是一出“闹剧”。
02反派塑造降智
之所以权谋不够精彩,正是因为反派角色降智太过。
《藏海传》借其他角色之口,反复强调平津侯多疑、残暴。
平津侯能发现藏海在皇陵中的小动作,但在高明扮演的道士故意“碰瓷”,替他卜卦后,直接将人放走,甚至都没有人跟踪高明,怀疑他蓄意设计。

在藏海挑拨离间,说下属喜欢替平津侯做决定时,他居然也相信了藏海,杀掉了自己的多年的下属。

但等到藏海卖掉收到的礼物,自作主张以平津侯的名义施粥时,平津侯又欣赏藏海的处理方式。

自己身边接连折损两个人,却还庆幸自己能掌控藏海。
反派狠戾,但对男主除外,反派聪明,但遇到男主就降智。
而在《琅琊榜》中,反派夏江却相当敏锐,迅速察觉到了背后有人在操纵局势。

他利用皇帝的疑心,将谢玉犯罪这件事本身,变成有人利用这件事搅乱朝堂,转移矛盾焦点,再将矛头直指梅长苏。

反派智商在线,才不会被主角随意拿捏,成为衬托主角光环的工具人,失去反派角色的个性。
03故人相认潦草
权谋的部分没有惊喜,甚至有些平庸,不过按照一贯的套路推进剧情,也并不是不能追下去,但是一些自相矛盾的情节,影响了剧情的逻辑,甚至是立意。
比如藏海进京前,星斗大师放火烧掉自己和山庄,抹掉藏海这十年的痕迹,为他的身份铺垫。

但藏海先是在地宫与父亲旧部相认,接着又与活下来的师兄观风相认,将童年的经历讲了一遍,才想起来有其他人在场,问关凤的同伴会不会说出去。

为了让他能复仇,保护他的身份,众多人搭上性命,但藏海草率的承认身份,留下更多隐患。
而这种桥段的设计,无非是为了催泪,但是剧中两人的相认没有一点铺垫,骤然的情绪转相当突兀,变成了无聊的煽情。

但在《琅琊榜》中,对这种故人相逢情节的处理更加有理有据。
霓凰对梅长苏的身份起疑心,屡次试探他,而梅长苏担心霓凰影响他的计划,不得不承认身份。
两人相认的情节也相当感人,一个心酸、执拗,另一个痛苦、无奈,将凄美的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

而《藏海传》中,毫无预兆的出现故人,又突然的领盒饭,与前期对藏海身份的铺垫冲突,观感上太割裂。
04主角塑造生硬
《藏海传》与《琅琊榜》中两位主角的经历颇为相似。
藏海全家被杀,蛰伏十年后,改换容貌,以谋士的身份接近敌人,进入朝堂。

而梅长苏也是在梅岭一站战中幸存,改换容貌后进京,布局复仇。
但是藏海的人设总在聪慧敏锐、善良迟钝中反复横跳,尤其是与未出师时数地砖、房瓦时的心平气和相比,显得更加浮躁。

一会被女主陷害,只能落荒而逃,镜头一转又能随机应变,利用地宫漏水解决难题。

肖战的演技虽然有所进步,台词处理也更细腻,但他的演技却不足以支撑起角色内心的复杂情绪。
与师父相处时,极度放松,像是个养尊处优的少爷。

但深沉下来,整个人的状态紧绷着,机灵、警惕,甚至是压在内心深处的恨,都流露在表面上。

太想演出“聪明人”的气质,反倒失去了忍辱负重、隐藏真心的那份触动人心的感受。
而胡歌塑造的梅长苏,并未刻意出头,他将自己置于谋士的身份中,即使处在权利风暴的中心,依旧是谦卑、淡漠的态度,让其他人猜不到自己的用意,能感受到他的隐忍、克制。

即使不强调他的智谋,也能从他的行动中,感受到梅长苏的才华,对他的经历更加痛心疾首。
05结语
将《藏海传》与《琅琊榜》对标,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止一星半点。
只从剧情来看,《琅琊榜》也是将所有的计谋都明牌摊开,但在上帝视角依旧能感受到惊心动魄,正是因为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立得住,他们或是耿直,或是狡诈,形象有说服力,后续的剧情走向也让人捉摸不透。
而在《藏海传》中,男主的人设是隐忍,但情节中的种种行为却背道而驰,看似设计了一场高深莫测的骗局,实则线索的出现、条件的利用都相当随机,只有正派出招,反派变成工具,缺乏对坏的挖掘。
那么你认为这部《藏海传》还值得继续追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