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大地,风声鹤唳。烟尘升腾,村镇废墟,只见西北角落杀气密布,一伙号称“陕回十八营”的悍匪在乌合之众的拥簇下横冲直撞。谁在其中凶名最重?白彦虎。他的影子和名字混杂在传言、哭声和无助里,与死人堆、焚烧、食不裹腹的景象捆缚在一起,说来也真够怪。这人一靠近,百姓们恨不得找地缝钻。可过了许多年,到处还见有人把他当作大英雄举在唇边,叫人糊涂。

中国近代史上被洗白的历史罪人:屠戮数百万百姓,却被美化成英雄

世道之乱,简单点说,全赖清朝气数将尽,腰杆子直不起来了。屡次兵荒马乱,先是太平天国闹腾完了喘口气,没消停几天,西北又乱作了一锅粥。粮荒,旱灾,官场腐烂,族群碰撞,陕甘本地的百姓日子过得一塌糊涂。朝廷的兵来得慢,敷衍事多,老百姓谁还指望官兵来救命?更何况,有些“英雄好汉”趁你病要你命,说啥替天行道,嘴里喊得响,杀起人来绝不含糊。白彦虎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其实有点像踩着尸骨上位。

可这人,原先不过是泥腿子一个,根本算不上什么读书人。有人说他只会打杀,没真本事。说穿了,甚至连经书都啃不下去几页,他干脆不装,总说自己不识字。可是,他心里鬼点子多。混局乱世,总揪对机会。打不过清军,他会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他待得不好过就投到下一家。

中国近代史上被洗白的历史罪人:屠戮数百万百姓,却被美化成英雄

最初他哪算得上“枭雄”二字?本地回民叛乱是个大浪涛,他不怕死敢开头领。有人嫌他是血腥屠夫,可也有人说他“敢作敢为”,极讨人死忠。没人否认,这家伙狠得让人心发抖。前脚在陕西碰壁了,一转身又钻到甘肃去抱团。他不像左宗棠读过多少书,也没什么将门家世,全凭倔强和狠劲一口气混出来。

拢共清军追杀他不止一次。最要命的是,当时朝廷派出来的多隆阿,打仗有章法,把白彦虎打得满地找牙。白彦虎几乎丢了老命,部队死伤大半。要说换作旁人,或许这会儿就该一头撞死了,可他偏不。灰头土脸死里逃生,倒还学了两招精明。待到清军头领死了,立马回马枪杀回陕西。不管能不能赢,机会来了就要咬口肉呀,结果没多久又碰上左宗棠,紧接着又败。

中国近代史上被洗白的历史罪人:屠戮数百万百姓,却被美化成英雄

白彦虎混世的法门有点像地头蛇,结盟、逃亡、翻脸、转身再赖上人。左宗棠来了,带兵不过八万人,天天调兵遣将,经济、军纪,都紧得像一根弦,手下个个拼命。反观白彦虎那一伙,说是二十万人,光看数字谁都害怕,但真上阵却松散杂乱。士兵当中谁家是来逃荒的,谁是被拉夫的,外人哪里分得清?还真不都是拼命的。

结果董志原那场仗,左宗棠冲劲十足,扔出一支精兵顶在最要紧的地方。白彦虎队伍连夜溃散,死伤无数。白彦虎没敢硬撑,丢下队伍逃之夭夭。一大群弟兄死在乱军堆里,也许有人骂他是缩头乌龟,也许有人说他会看风色,反正生死关头顾得了自己才是真的。可话说回来,他也不是一无所成,被咬死死撑着的家伙,多半连骨头都找不回来。

中国近代史上被洗白的历史罪人:屠戮数百万百姓,却被美化成英雄

他这一折腾,逃到金积堡,挤进又一伙人堆。马化龙,听着厉害,实际上命也苦。左宗棠追杀到近前,城破人亡,马化龙被凌迟,白彦虎再度溜了。金积堡一战,并没给白彦虎留下脸面。不对,应该说他早已认命,从没把“守成”当回事。

他东窜西撞,最终钻到了西宁。碰到马桂源、马本源兄弟。投靠,本就是无奈选择。这两兄弟地头熟,人脉深,白彦虎只想混口饭吃,还能盼什么?但时运真坏,左宗棠根本没给他们喘气的时机,几个月西宁也变成死城。白彦虎再逃,像打不死的小强,别人骂他缩头,现在看倒像条老狐狸。

新疆,是他最后的归宿。消息零碎,有人说他客死伊犁,也有说在边陲地带病死。姓白的,这会儿也不再折腾。那些年兵荒马乱杀人无数,鸡犬不宁,各地留下的痕迹,纸上写不尽。连后人都分不清究竟是他带来的血雨腥风,还是清廷镇压太狠。谁又分对错?

至于光棍成事,人品呢?有人说白彦虎狠。清军杀他,他杀清军这种,两边都不讲情面。他那点子心思,全用在扩张势力。和官兵斗杀时,为了粮草抢掠村镇,不管汉人回民只要能得手。他也不讲什么仁义,打败仗跑得比兔子快。自家弟兄饿死了、冻死了,他也顾不上,能活就行。真说他是“抗清英雄”?有点牵强,说是流寇头子,倒也实至名归。

可到了民国,乃至后来,确有些人反把他讲成生动英烈。讲真,这不是个新鲜事。败军之将,混沌中被美化,当年造反闹事得了胜,世人或许又记得不一样。清廷镇压,的确也狠,死了太多人。白彦虎手下的兵,有时仅仅是为了吃口饭、活下去才打仗。他也非神非鬼,只不过是时势造英雄,结果出来的不见得是好人。

要说白彦虎有没有真本事?有。能在刀尖上蹦跶那么久,换作旁人早就没了影。他会逃,会合纵连横,会攀高枝。他化解危机靠的不是官场手腕,不是读书人的辩才,而是那股纯粹的狠,和命大的运气。可惜,他也错把大局当儿戏。没文化的人自有他的活法,但碰上左宗棠这种学习能力超强、盘算得极细、带兵之道有一套的狠角色,白彦虎本事再大也顶不上。

左宗棠这个对手也不是神仙。他起家时,是弹冠相庆、士气暴涨的湘军骨干。组织力、军纪、经验都占全了。兵源虽少,胜在人心凝聚、武器新潮。左宗棠打胜仗,不靠一味杀戮。那几年,前线互换电报已成常态,据2024年考古挖掘出的相关奏折可知,陕甘一带清军信札中,关于剿匪策略与内部粮草补给、伤兵处理等,细节都有大量记载。官军在野战补给线控制得死紧。倒不是说朝廷官兵就全是正义一方,饥荒、旱灾时期,清军掠夺良民、冤杀无辜事,也一样令人触目惊心。所以到底清流是谁,贼是谁?谁又能说清。

再拉回来讲白彦虎这些人,草莽英雄也罢,苟且偷生也罢,他们靠武力在夹缝里生存,确有生存智慧。不择手段算不上独特,谁饿了都会动刀。可惜,最后没等到属于自己的天命。后世再谈时,把他涂抹得洁白无瑕,也没什么说服力。

回想那个年代,回族中也有许多值得人敬佩的人物。左宝贵,比如说,他在甲午海战中守土有责,是令人敬仰的小人物;但是白彦虎,他究竟留下什么?无非是血债和两手空空。两者放在一起,就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真英雄,看他为谁而战、战后带来了什么。

所以说,历史真难讲。有人觉得白彦虎就是一条毒蛇,不值一提。他活得久些,能多捞点名气罢了。也有人觉得他是在压迫下的反抗者,当年自顾性命,未必想杀那么多人。彼一时此一时,短短几十年,观点倒了个个儿。可也许,哪天有新证据,人们说不定又有不同看法。

事实是,白彦虎既有活下去的能耐,也的确造了不少孽。他算不得什么英雄,但也不能当成全然不堪一击的草包。这个人,从始至终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物,层层叠叠,现实世界里的每一份复杂都写在他身上。打仗、逃命、结盟、跑路,反复倒腾,谁又能一言断定其成败功过。

这么想,倒不如说,历史也是个麻烦东西。你说他可恨,他有本事,能苟延残喘活到小朝廷、清政府都束手无策时。你要说他有担当,到头来又只为自己铺路。真真假假,是非分明,这事很难一下定论。

后来那些歌颂、咒骂,到了今天谁记得清?有些人活成了图纸上的灰影,也有些人,人们吵得没完时,他自己的性命早已经没人惦记。陕甘那些山河、百姓的苦日子,才值得记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